8月15日晚間,特變電工(600089.SH)公告稱,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97.78億元,同比增長16.89%;實現歸母凈利潤74.67億元,同比增長8.17%。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上半年8.17%的凈利潤漲幅較2022年的118.93%有顯著降低,凈利潤下降的趨勢在2023年二季度尤為明顯。
單看2023年第二季度,特變電工實現主營收入235.3億元,同比上升0.21%;實現單季度歸母凈利潤27.43億元,同比下降27.47%;實現單季度扣非凈利潤27.56億元,同比下降27.67%。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受到多晶硅銷量的增加和銷售均價大幅下降的影響,特變電工的第一大收入來源——新能源產業及工程產品業務呈現增收不增利態勢,毛利率同比減少11.73個百分點,該產品毛利率降幅位居所有產品業務之首。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新能源產業及工程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59.83億元,約占497.78億元總營收的32.11%,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也是在多晶硅銷量增加和銷售均價大幅下降的影響下,上半年公司新能源產業及工程營業收入23.37%的(同比)增幅小于營業成本56.51%的(同比)增幅,這也導致了該業務毛利率降11.73個百分點至44.61%。
2022年,特變電工的硅料等新能源業務實現收入344億元,占總收入960億元的35.83%,毛利率為57.8%。
以輸變電起家的特變電工目前的主營業務包括輸變電業務、新能源業務、能源業務及新材料業務。公司的主營業務按照產品可進一步細分為變壓器產品、電線電纜產品、新能源產業及工程、輸變電成套工程、發電業務、煤炭產品、黃金、物流貿易、鋁電子新材料、鋁及合金制品等。
在四大主要業務板塊中,新能源業務主要由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負責經營,具體覆蓋新能源業務主要包括多晶硅、逆變器、SVG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為光伏、風能電站提供設計、建設、調試及運維等全面的能源解決方案及風能、光伏電站的運營。
特變電工在多晶硅(硅料)行業的競爭對手主要有協鑫科技(03800.HK)、通威股份(600438.SH)、大全能源(688303.SH)等。
從行業競爭格局角度來看,硅料環節的集中度較高,行業產能CR5(CR5是指業務規模前五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58%提升至2021年的72%;產量集中度從2019年的61%提升至2021年的71%。
截至目前,特變電工已建成多晶硅產能30萬噸/年(其中準東10萬噸/年產能正在開展調試工作)。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2023年上半年,隨著多晶硅新建產能的逐步釋放和市場供給的增加,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多晶硅產量約 65.17 萬噸,同比增加19.1%。單晶致密料均價從2023年1月的約17.62萬元/噸(含稅)下降到 2023年6月的人民幣約6.57萬元/噸(含稅),跌幅為62.71%。
而在過去的2020年至2022年,多晶硅價格持續上漲并于2022年下半年達到近幾年的歷史高位。多晶硅價格從2020年初的73元/kg一路上漲至2022年三季度的303元/kg,累計漲幅達315%,創下近十年新高。
談及如何應對多晶硅價格下降的風險,特變電工在半年報中指出,公司將努力實現新疆甘泉堡10萬噸/年、內蒙古10萬噸/年多晶硅生產線穩產滿產,準東20萬噸/年(一期10萬噸)多晶硅生產線加快調試、投產、達產,提升規模優勢;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不斷提高多晶硅產品質量,加大N型硅料占比,降低能耗、物耗和生產成本,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及盈利能力。
此外半年報還指出,特變電工新疆甘泉堡基地多晶硅生產線3.4萬噸/年技術改造項目及內蒙古10萬噸高純多晶硅綠色能源循環經濟建設項目于2022年建成,2023年多晶硅產能大幅提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多晶硅產量7.61萬噸,銷量8.61萬噸。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