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天香惹人醉,云賞牡丹花滿屏。
連日來,隨著一系列“云賞牡丹”“云上龍門”等直播活動陸續推出、持續升溫,讓古都洛陽再次“出圈”,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去年以來,洛陽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突出“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擦亮“東方博物館之都”城市名片,叫響“行走洛陽讀懂歷史”文化品牌,加快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把文化資源優勢更好轉化為發展優勢,著力推動文旅文創成支柱。
從外交部多次點贊到文化頻頻出圈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春到洛陽,牡丹盛開”。3月19日上午,我國外交部發言人的個人新浪微博一段洛陽牡丹視頻,獲得極高的關注度,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紛紛跟評稱贊洛陽牡丹。
據了解,這并不是中國外交部第一次向全世界推介洛陽。此前,我國多位外交部發言人曾在Meta平臺推介2022河南春晚為洛陽定制的舞蹈節目《國色天香》,并通過海外賬號推特稱贊蘊含洛陽元素的舞蹈節目《洛神水賦》。
同時,《登場了!洛陽》《風起洛陽》入圍“2021十大年度國家IP”評選活動;《風起洛陽》以六種語言在全球191個國家和地區播出,網絡主話題閱讀量超41億次,讓洛陽頻頻“出圈”。
作為國家《“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建設的重點旅游城市,洛陽市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特色的地域元素,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在不斷攀升。
洛陽市委提出,著力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打好“盛世隋唐”牌、打好“黃河文化”牌、打好“伏牛山水”牌、打好“國花牡丹”牌、打好“工業遺產”牌,讓洛陽成為讓人津津樂道、令人心馳神往、使人絡繹不絕、叫人流連忘返的文化旅游“打卡地”。
洛陽牡丹甲天下。4月3日,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和中共洛陽市委宣傳部主辦的“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之“云賞洛陽牡丹”大型全媒體直播活動啟動。
本次“云賞洛陽牡丹”直播活動,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所屬頂端新聞客戶端、河南日報、大河報、河南商報、大河網等視頻號、抖音號、頭條號等,以及央視頻、B站、微博等各大平臺積極參與。活動聚焦文旅文創融合戰略,以花為媒,以直播和短視頻形式,圍繞“專家教你看牡丹”“詩人(學者、畫家)帶你賞牡丹”等,全媒體、全景式展示“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牡丹文化、河洛文化和特色產業,讓網友在云端漫步花海,感受生活美好脈動。
4月6日,中共洛陽市委宣傳部和中共洛陽市委網信辦精心推出“行走洛陽讀懂歷史”——洛陽牡丹甲天下全媒體網絡直播宣傳活動,以視頻、直播等形式,集納“洛陽牡丹甲天下”“云賞牡丹”“國風古韻洛陽城”“東方博物館之都”“洛陽非遺文創”“洛陽排隊小吃”“牡丹之約”“互動抽獎”八大板塊內容,云端展示“好玩、好看、好吃、潮流”的全景洛陽,傳播河洛文化、講好洛陽故事。
兩場“云賞牡丹”的全媒體直播活動,一朵朵國色天香的牡丹、一個個異彩紛呈的節目,為廣大網友帶來了一次與眾不同的云端“芳香之旅”?;顒釉掝}#洛陽牡丹到底有多美#更是吸引了4000多萬網友積極參與,當天話題還登上微博全國熱搜榜第27位和同城熱搜榜。
從“迎風而舞”風口產業到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近來,位于龍門古街內的“無上龍門”沉浸式體驗館火了!
該體驗館以洛陽歷史文化長河為主線,分別以伊闕之始、河洛之光、盛唐之舞為三個發展歷程,將龍門石窟文化徹底進行“活化”,塑造洛陽旅游新地標,打造洛陽文旅新名片。
龍門石窟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龍門將重點圍繞“加快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發展目標,依托獨特的石窟寺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沉浸式文旅產業,同時還將加大龍門古街特色街區、三重闕門沉浸式體驗廊道、白園香山寺片區、夜游龍門等文旅消費新場景提升力度。
省政府印發的《河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提出,洛陽要“加快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國際人文交往中心和現代生態宜居城市”,“積極融入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體系,塑造‘盛世隋唐’‘國花牡丹’等特色文化品牌,創新發展新產品新業態,壯大文旅文創龍頭企業、文創園等市場主體,建設全國區域性石窟寺保護研究基地和國家級河洛文化生態保護區”,使“文旅文創成支柱”。
沉浸式文旅產業是當前文旅產業發展的風口,市場潛力巨大。洛陽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是一座自帶流量的著名古都,在發展沉浸式文旅產業上具有獨特優勢。
洛陽市提出,今年,洛陽市將聚焦文旅融合發展,搶抓文旅產業發展新“風口”,培育具有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的文旅新業態,打造全國沉浸式文旅產業發展新高地,爭創國家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
前不久,整合省內優質文旅資源組建的河南文旅投資集團,正式落戶洛陽。3月16日,洛陽市與建業集團、省文旅投資集團就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部署要求、聚焦洛陽特色文旅IP、深化拓展文旅領域合作、協力在洛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進行工作會談。建業集團和省文旅投資集團將發揮各自平臺優勢、投融資優勢、策劃運營優勢,積極策劃、推動一批高成長性的沉浸式文旅項目在洛陽落地,為推動洛陽傳統文化和特色文旅IP出圈、成為全國沉浸式文旅產業發展新高地作出積極貢獻。
在老城區,依托天心校場里、天心文化產業園,引進沉浸式酒店、餐飲、酒吧、文娛等業態,打造沉浸式文旅街區;依托洛邑古城、應天門、天堂明堂,打造多元化沉浸式夜游項目;依托景區、園區、博物館,推出更多承載老城記憶的文創產品,挖掘游客二次消費潛能,卡卡九門劇本殺、“舊城記”懷舊主題餐廳、“相聲新勢力”等一系列多維度沉浸式體驗業態;天堂明堂推出“劇本殺”《唐探通天塔》,以NPC互動、尋寶解密為載體,吸引大量年輕人參與體驗,口碑反響良好。
當前,洛陽正在著力恢復古都歷史中軸線氣象,重塑洛陽古都肌理和風貌;積極推動旅游組織方式和運營管理創新,努力在國內率先探索以“全城劇本殺”為主題的沉浸式城市旅游新模式;以《風起洛陽》《龍門金剛》等優質文旅IP為依托,加快推動“5GXR電競未來樂園”、九洲池二期、大河薈等一批沉浸式文旅項目建設;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加快打造文旅企業總部基地。
從大遺址保護3.0版到東方博物館之都
“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陶瓷吊頂藝術作品!”在新近落成的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云帆》由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郭愛和領銜創作,面積約1萬平方米,由12.6萬個三彩陶瓷單元組成。
在博物館的一層和二層的“國運泱泱——隋唐大運河文化展”,分為“天工國運,一統中華”“千年運河,萬物通濟”“隋唐盛世,國運繁華”“古今輝映,源遠流長”4個部分,講述由隋唐大運河帶來的都市繁榮和文化交流。
據介紹,有別于“文物+講解”的傳統展覽形式,該展覽直接把大運河“搬”進了展廳。在這里,游客不僅能近距離觀察、觸摸從古洛河河道中打撈出的“洛陽運河一號”古沉船,還能“沉浸式”身臨其境地領略千百年來運河沿岸的繁忙景象,了解漕運征收、運輸、抵達3個不同場景的故事。下一步,該館將與文旅單位合作推出運河文化主題的“劇本殺”沉浸式體驗活動,實現運河文化的精準“活化”,讓游客在游戲過程中進一步感受運河文化的魅力。
洛陽市創新大遺址保護模式,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創造了“遠離老城建新城”,大遺址與城市協調統一的“洛陽模式”。
隋唐洛陽城是洛陽最具核心競爭力的文旅品牌。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規劃建設,是洛陽市委市政府積極探索大遺址保護新形態、在全國率先打造國家遺址公園3.0版、持續改善里坊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標志性工程,是洛陽盤活存量資源資產、拉動文旅文創產業發展、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的重要抓手。
依托長期的考古發掘成果,洛陽正在著力推進天街遺址保護展示貫通提升工程、天津橋遺址保護展示、宮城北區軸線遺址標識展示工程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加快恢復古都中軸線氣象,探索打造全國大遺址保護3.0版示范項目,著力叫響“盛世隋唐”品牌。
4月11日,在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中心項目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該項目將于10月底前開館試運營。
該項目緊緊圍繞洛陽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著力打好“黃河文化”牌,建設集珍品收藏、陳列展覽、活態展示、教育研學、互動體驗、公眾服務、創意產業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中心,著力打造成為洛陽黃河文化“新地標”。
“我們將活化資源保護利用,讓文化可感可知。”洛陽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洛陽將全面推進二里頭遺址、“萬里茶道”和“關圣文化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快黃河文化遺址核心區廊道地標工程建設,實施漢魏故城遺址、偃師商城遺址等“五大都城”遺址保護展示提升工程,把龍門石窟建成全國區域性石窟寺保護研究中心,把“東方博物館之都”打造成國際級品牌。深化國家河洛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開展黃河流域文化遺產調查和重點文化基因溯源,豐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內涵。
優化城市肌理風貌,讓品牌可觸可視。洛陽市將加快黃河非遺中心建設,系統挖掘展示黃河文化時代價值,傳承“黃河文化”基因。貫通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中心軸線,推動隋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等環境提升,展示“盛世隋唐”氣象。加大牡丹文創和賞花產品開發,講好“國花牡丹”故事。推動工業博物館建設和老廠房再利用,活化“工業遺產”記憶。
下一步,洛陽市將主動融入國家戰略規劃,堅持創新引領、創意驅動、市場主導,突出“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加快建設全省文化中心、全國文創高地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助力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為實現“建強副中心、形成增長極”,在重振洛陽輝煌中貢獻文化旅游的力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