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將成為行業重要驅動力,大型化趨勢將延續
持續降本的推動下,2020年陸上風電已成為全球成本最低的可再生能源,低于光伏和水電。電力市場改革、能源消納能力提升、政策退補后的風電進入平價時代,我國風電行業有望進入市場需求驅動的快速發展階段,行業發展將呈現兩大特點:
上風電將成為風電行業發展重要驅動力:海上風電優勢顯著,2011-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CAGR高達44.70%,高于同期風電整體新增裝機量CAGR(12.77%)。退補搶裝背景下,2021年我國海上風電異軍突起,全年新增裝機量16.90GW,同比增長452%。海上風電在2022年退補后,開啟平價時代,主要沿海省份“十四五”海上風電規劃新增裝機合計可達73.45GW,約是“十三五”新增裝機量的8倍,海上風電將成為我國風電行業重要驅動力。 風電大型化趨勢將延續:風電平價后行業能否脫離政策持續快速放量,核心在于降本帶來的經濟效益。截止2021年9月,3S風機投標均價較2019M11降幅超過40%,在風電投資項目中,風電機組成本占比超過50%,是行業持續降本的關鍵點,大型化作為降本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國歷年新增風機裝機結構和主機廠出貨機型結構中已經得到驗證。展望未來,無論從市場降本訴求還是對比歐洲發達國家平均裝機機型,大型化仍將是我國風電行業長期發展趨勢。風電未來景氣度向好的背景下,關注高價值量、高壁壘的零部件環節
風機大型化趨勢,疊加平價時代海上風電快速發展,行業景氣度有望延續,關注高價值量、高壁壘零部件環節:
筒:大型化機組單MW塔筒用量近乎保持不變,是大型化趨勢下受損較小環節,2020年我國風電塔筒市場規模約676億元,市場規模廣闊。受運輸半徑限制,塔筒行業市場份額極為分散,2020年國內CR4合計市場份額僅約31%,前瞻性產能布局&掌握稀缺碼頭資源是塔筒企業核心競爭要素。 軸承:技術壁壘較高,稀缺的單MW價值量提升環節,2019年我國風電軸承市場規模約100億元,本土洛軸、瓦軸和新強聯等企業在全球的市占率之和不足10%,而大功率主軸承領域仍處于起步階段,國產替代空間較大; 法蘭:2020年我國風電法蘭市場規模超127億元,基本實現國產化,大型化法蘭對供應商的技術和資金實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龍頭企業轉移; 海纜:2021年國內風電海纜市場規模約156億元,海纜準入門檻高,需強制認證,驗證週期較長,導致市場份額高集中,2019年CR3市占率高達93%。此外,海纜相較陸纜具備更強的盈利能力,深遠海趨勢下海纜需求量價齊升,是海上風電最優環節。 樁基:價值量高,2020年國內風電樁基市場規模約97億元,海上風電樁基準入門檻高于陸上風電,目前我國海上風機基礎市場主要集中在海力風電、大金重工等少數幾家公司,龍頭企業份額提升明顯。風險提示:風電新增裝機量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上漲、海外市場反傾銷等。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