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51億元!8月以來信用債發行再次遇阻,有85只信用債推遲發行或者發行失敗。
若將時間拉長,今年以來共有511只、規模4013.57億元的債券取消發行或發行失敗,相比去年同期的364只、2504.71億元,規模擴大了60.24%。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相比年初熱火朝天的發債場面,隨著貨幣政策轉向,發債成本升高,導致企業選擇“看看再說”。
85只信用債發行遇阻近期信用債再次出現大面積取消發行的情況,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當月共有85只信用債(企業債、公司債、中票、短融、資產支持證券)推遲或取消發行,規模合計498.51億元。其中8月最后一周(8月24日至8月31日)就有48只債券推遲或取消發行,進一步顯示出,一級發行難度再次加大。不過此次取消規模并未超越今年6月的峰值666.3億元。
從推遲發行或者發行失敗的原因來看,僅有“20靜安投資MTN001”一只債券表示是因為發行人自身原因,其余84只債券均表示是市場原因。
例如,“20融德04”表示,由于近期市場波動較大,經發行人、主承銷商與投資者協商一致,決定取消發行該債券,后續發行時間另行確定。
由于市場波動較大,部分債券甚至出現認購不足的情況。“20科學城債02”近期表示,由于傳真申購訂單未募滿,經研究決定擬延遲本期債券的發行。
“年初的時候,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流動性非常充裕,債券發行市場呈現供銷兩旺的情況。不過進入6月份,這種情況出現了變化,由于流動性出現轉向,債券市場快速遇冷。此前發一只債的年化利率僅5%,現在大約要升到6%。如果一個債券的規模是5億,發行期限為5年,這就需要企業多支出2500萬元的成本。”一家股份行廣州市場部的負責人表示。
發債遇阻,其實早在上半年就已經出現。根據中信證券統計,上半年信用債累計取消或延遲計劃發行債券共計324只,合計取消或延遲計劃發行規模2480.95億元,相較于2019年上半年的1668.09億元,增長了48.73%,整體信用債取消或延遲發行規模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根據同花順的統計,今年前8個月,共有511只債券取消發行或發行失敗,相比去年同期的64只、2504.71億元,規模擴大60.24%。
高等級債券取消發行者眾國盛證券楊業偉的研報顯示,今年“定向降準”“寬信用”等多重有利政策下,融資環境較為寬松,3、4月份信用債發行規模創新高,而后5、6月份信用債發行量驟降。同時,取消推遲發行規模自2月以來呈不斷上升的趨勢。
相比此前,本輪取消推遲發行的信用債呈現三方面的特點:一從利率關系來看,本輪取消和推遲潮開始時利率尚未上升,后續利率上升加速了這一過程。同時,本輪信用債推遲和取消潮中,利率絕對水平也低于歷史高點。
其次,從結構方面來看,與此前比較,本輪信用債取消和推遲發行主體資質明顯提升,主要為高評級的地方國企或央企,這些主體的融資渠道較為通暢,因而對融資成本的考慮可日后擇機重發;煤炭企業為主的能源行業,以及鋼鐵、化工企業為主的材料行業取消推遲率較高,需關注其信用風險。
第三,取消和推遲結構集中于高評級債券以及國企和央企等資質較高主體,顯示本輪取消和推遲潮更多是發行人擇機發行的主動選擇,并非融資能力和需求不足。這意味著,如果未來發行人逐步接受了利率最低時期已經過去的現實,那么信用債融資規模也將隨之抬升。
對于未來趨勢,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發債成本將逐步提升。富榮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呂曉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信用品種整體利率跟隨利率品種上行,企業債中,AA+3年期企業債利率上行16.1BP,AAA企業債利率上行17.1BP。城投方面,各期限品種利率亦全面上行,其中AAA3年期品種利率上行幅度最大,為19.7BP。收益率絕對水平來看,大部分期限品種上升至13%-35%區間。(葉麥穗)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