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提交審議了《關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報告》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預計2020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0270億元,下降5.3%。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7850億元(含中央預備費500億元),增長3.8%。赤字37600億元,比2019年增加10000億元。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二季度可能維持負增長
對于今年的財政收支形勢,《報告》指出,當前,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大宗商品市場動蕩。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財政收支矛盾加劇,財政運行壓力增加。
《報告》分析,從財政收入看,受疫情沖擊、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今年1-4月財政收入下降14.5%,其中1月下降3.9%,2月下降21.4%,3月下降26.1%,4月下降15%,降幅在一季度逐月擴大后出現縮小態勢。預計今年后幾個月,隨著生產生活秩序恢復,財政收入開始企穩回升,但仍有較大不確定性。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二季度可能維持負增長,下半年可能出現恢復增長并回補部分上半年減收。
從財政支出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力保障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財政支出仍要保持一定強度,特別是各級財政為疫情防控投入大量資金,落實“六保”任務、實施減稅降費也需要財力支撐,一些地區因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需對基金予以必要財政補助。
加大對地方財力的轉移支付,緩解地方財政壓力
對于2020年的財政政策,《報告》指出,2020年的財政政策包括五個重點,分別是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多渠道籌集資金;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緩解地方財政困難;擴大政府投資規模。
其中,在擴大政府投資規模方面,《報告》強調,抗疫特別國債主要用于地方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并預留部分資金用于地方解決基層特殊困難。安排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有效支持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
對于2020年主要收支政策和下一階段重點財政工作,《報告》部署了10項工作,包括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支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支持保居民就業;支持?;久裆?支持保市場主體;支持保糧食能源安全;支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支持?;鶎舆\轉;支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支持國防、外交工作。
在支持?;鶎舆\轉方面,《報告》指出,中央財政統籌新增赤字、以前年度結轉資金、壓減本級支出騰出的財力等渠道,切實加大對地方財力的支持力度,緩解地方收入增長放緩帶來的財政支出壓力。
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長12.8%,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不含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增長7.5%,高出中央本級支出7.7個百分點,重點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以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傾斜,支持地方尤其是困難地區正常運轉。在一般性轉移支付中,均衡性轉移支付安排17192億元,增長10%;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安排2979億元,增長10%;老少邊窮地區轉移支付安排2796.1億元,增長12.4%。安排特殊轉移支付6050億元,用于支持地方落實“六保”任務,應對執行中的不確定因素。同時,積極創新財政資金分配方式,最大限度下沉財力,確保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此外,《報告》明確,對于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預計2020年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1446.05億元,下降3.6%;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26123.59億元,增長38%。調入一般公共預算3002.5億元。對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預計2020年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638.26億元,下降8.1%;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614.92億元,增長14.3%。調入一般公共預算1370.07億元。對于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支,預計2020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77287.38億元,下降4.4%;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支出82284.11億元,增長9.7%。(張達 賀覺淵)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