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今天(4月22日)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減排溫室氣體,能源領域是基礎和關鍵,要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的發展原則,推動能源業與運輸業合作共贏,構建綠色運輸體系,推動國家能源革命。
他說,當前急需各方采取有力度的行動,開展務實的國際合作,通過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和創新,在實現本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確定目標。
在出席中華環保聯合會等舉辦的2022第53個“世界地球日”暨氫能在工業車輛及生產供能中的應用高峰論壇時,解振華表示,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已不是未來的挑戰,而是眼前現實而緊迫的威脅。
他說,去年和今年陸續發布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6次評估的系列報告中,從科學上進一步證實并凸顯氣候變化由人類活動引起,全球升溫不斷加速,挑戰日趨嚴峻、緊迫,急需各方采取行動。
解振華說,氫能作為重要的二次能源,對于保障能源穩定供應,推動能源轉化和儲運方式多元化,限制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意義。
他說,主要發達國家都制定了鼓勵發展氫能源的政策措施,組織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探索不同應用場景,布局前沿產業和重大裝備。未來圍繞這一領域的技術、標準、產業、市場等方面的競爭會更激烈,合作具有廣闊的前景。
解振華介紹,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明確統籌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加強氫能的生產、儲存、應用關鍵技術研發、示范和規模化的應用,探索氫能在工業、交通運輸、建筑等領域的應用。他說,目前,我國在這些領域都有一些比較好的示范項目。
解振華說,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將氫能作為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到2025年氫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要達到5萬輛,可再生能源制氫量要達到10-20萬噸,這說明綠色氫能在能源、工業、交通、運輸等領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
解振華說,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良好的產業基礎與完整的政策體系,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于能源轉型至關重要。他認為,結合道路運輸行業發展特點,應重點開發氫燃料電池在重型車輛中的應用,拓展清潔低碳氫能在化工行業替代的應用空間,開展以氫作為還原劑的氫冶金技術研發應用,探索氫能在工業生產中作為高品質熱源的應用。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