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周二(19日) 發表全球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 報告,將2022年中國經濟成長預測,由4.8% 下調至4.4%。
當前疫情對經濟造成的重擊有多大?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如何?宏觀政策如何應對?
針對這三大問題,4月21日下午,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期間回答了第一財經記者的提問。
在他看來,地產、基建、出口三大傳統支柱面臨挑戰,但投資綠色、科技創新、消費三個新支柱值得期待。
疫情結束時點是關鍵
朱民認為,疫情毫無疑問會對經濟造成影響,對供應鏈、對消費等都會產生明顯沖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是4.8%,最近因為疫情等原因調到4.4%,所以他認為對中國經濟大概會有0.4個百分點的影響。”他表示,之前我們對經濟增速預期是5.5%,這基本是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的水平。今年年初一系列政策落地,投資政策比較早、財政政策發力,但經濟平穩預期被疫情沖擊打斷了。
“這個影響是很大的。這個影響現在還難以進行判斷,我覺得到現在為止,如果我們不看以后的反彈,凈沖擊0.3到0.4個百分點是可能的。”不過朱民也強調,如果疫情能夠結束得好、結束得早,我們還有6個月以上的時間,“我們不要低估中國經濟的韌勁和反彈的力量,以及中國民企對經濟活力的推進作用”。
他認為,站在今天這個時點,還很難對全年做出預測,因為需要看疫情結束的點停在什么地方,然后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新三大支柱發力
看經濟能不能反彈,就是看它的動力在哪里。朱民表示,房地產、基建和出口,是傳統的三大支柱,但近年三個增長動力都遭到很大挑戰性。
“所以近年要穩住這三個支柱。”朱民認為,房地產市場正在活起來。
房地產政策要看兩個方面,一是給房地產公司提供融資支持,減輕房地產企業負擔,二是給有購房需求的居民提供金融支持。
目前全國多個城市下調了住房貸款利率,并縮短了貸款申請時間。“我們看房貸的利率,我們全國有20多個城市,這個數據是下降的,下降了近0.5個百分點。然后看房貸申請的時間,從去年大概45天左右現在降到25天左右,所以對房貸提供的便利性在增加,整個房子的銷售市場在活起來,房地產這個支柱其實是在活起來。”朱民說,目前投資還是弱的,但隨著市場供求活起來,房地產市場也會活起來。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目前前三個月數據表現不錯,需要看之后的反彈情況。貿易方面受到的影響較大,這是全球性的變化。
不過,朱民強調,有三個新的支柱在發力。
一是投資綠色。目前我們正在扎實邁向碳中和,而碳中和的前期就是投資。“主要就是能源革命,”朱民認為,電動車、充電樁、干凈煤、光伏電等等,相關的投資項目會很多。
二是科技創新。5G、大數據、物聯網以及城市數據建設等方面的產業發展會加快。
三是消費。“消費總體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朱民分析稱,通常疫情以后的消費都會減弱,已經失去的消費補不回來,人的心理和收入預期都會變化。所以內需政策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政策,看如何將居民消費拉動起來。
在他看來,如果新三大支柱能發力的話,經濟反彈的空間和余地還是很大的。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