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一季度的宏觀數據。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達到4.8%,環比增速達到1.3%,高于筆者的預期。
從三駕馬車對季度GDP增速的拉動來看,最終消費的貢獻由2021年第四季度的3.4個百分點微降至3.3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由-0.5個百分點上升至1.3個百分點,貨物與服務凈出口的貢獻由1.1個百分點下降至0.2個百分點。這說明2022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速回升主要靠投資的回暖,已經連續強勁了兩年的凈出口貢獻有式微之勢。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2021年12月僅為1.7%,在2022年前兩個月回升至6.7%。但值得警惕的是,該指標在2022年3月陡降至-3.5%。考慮到這一波疫情是在3月份暴發并延續至今的,這意味著4月份的社零增長非常不樂觀。
去年全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4.9%。今年1~2月反彈至12.2%,今年1~3月回落至9.3%。2022年3月,制造業、房地產與基建投資的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15.6%、0.7%與8.5%。與去年相比,基建投資增速出現了顯著反彈,這與地方政府今年搶抓開門紅,以及中央政府財政政策前置高度相關;房地產投資增速繼續快速回落;制造業投資增速總體上較為穩定。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3月,制造業與服務業PMI指數雙雙跌至榮枯線以下,分別為49.5與48.4。上一次制造業與服務業PMI指數雙雙低于50,還發生在2020年2月疫情最深重的時期。PMI是行業先行指標,這意味著今年二季度的工業生產與服務業產值不容樂觀。
2022年3月,出口額與進口額同比增速分別為14.7%與-0.1%,兩者都顯著低于過去兩年增速的均值。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業PMI指數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由2月的49.0顯著下降至3月的47.2,這意味著未來的出口增速不容樂觀。在俄烏沖突顯著推高進口成本的背景下,3月進口額出現負增長,這意味著疫情可能已經顯著沖擊了我國的進口能力。考慮到疫情的持續影響,4月份的進口額增速同樣不容樂觀。
3月CPI與PPI同比增速分別為1.5%和8.3%,兩者之間的差距較去年下半年有所縮小。不過,俄烏沖突的持續可能延緩PPI增速的回落速度,甚至可能重新推高PPI增速。豬肉價格可能已經觸底,并可能在2023年顯著推高CPI增速。不過,今年年內CPI增速應該基本可控。
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由2月的5.5%上升至5.8%,達到自2020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月,16~24歲調查失業率由2月的15.3%上升至16.0%,達到自2021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考慮到今年的大學畢業生超過1000萬人,達到歷史峰值,今年夏天的就業狀況不容樂觀。
3月的M1與M2同比增速分別為4.7%與9.7%,M1增速要比M2增速低5個百分點。M1增速持續顯著低于M2增速的事實,說明市場主體信心不足,未來生產與投資意愿較為低迷。
綜上所述,盡管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達到4.8%,基本上令人滿意。但與1、2月相比,3月份的很多數據都出現了明顯下滑。3月份的下滑與本輪疫情在3月份暴發關系密切。考慮到長三角的疫情已經延續到當前,4月份的宏觀數據不容樂觀。此外,很多工業企業由于疫情不能獲得關鍵的零部件與原材料,可能影響5、6月份的工業生產。
如此來看,第二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可能低于第一季度。如果這樣,那么2022年GDP增速達到5.5%的難度非常大。因此,建議政府盡快放松宏觀政策。
財政政策方面,一是適當提高中央財政赤字占GDP比率,例如由2.8%提高至3.0%~3.2%;二是發行較大規模的特別國債,用于支持“十四五”期間國家級重大項目建設以及為受疫情沖擊深重的中小企業提供補貼;三是對地方融資平臺的融資條件與相關監管可以適當放松。
貨幣政策方面,盡管近期已經降準25個基點,但央行仍然應該繼續降準,尤其應該大幅降息。考慮到目前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倒掛,央行應該容忍人民幣對美元適當貶值(例如貶值至6.6~6.7左右),以打開降息空間。此外,央行應實施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政策,適當放松對商業銀行信貸的監管。
行業政策方面,應該盡量避免出臺緊縮性政策,某些行業(例如房地產行業)應適當放松調控政策的力度。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張明宏觀金融研究”。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