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吉林省政府召開本輪疫情防控工作第34場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工作最新進展。以下為主要內容:
逐步放開社會面,恢復群眾生產生活秩序
吉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寶宗介紹,吉林省圍繞逐步放開社會面,恢復群眾生產生活秩序,在確保防疫安全基礎上,穩妥有序、精準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一企一策打通堵點難點,加強與上下游企業溝通協同,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轉。加強民生物資保供,照顧好特殊困難群體,確保生活必需品配送到位。扎實做好春耕備耕工作,暢通農資供應運輸通道,積極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代耕代種,確保不誤農時、抓好春耕。
持續采取“抗原普篩+核酸核準”,開展精準篩查
吉林省衛健委黨組成員耿建仁介紹,吉林省指導長春、吉林兩市開展重點區域核酸檢測,對沿街商戶、物流配送等重點群體,設置流動檢測點,移動巡回檢測,防范重點人員與小區居民交叉感染風險。統籌調派移動實驗室,為一汽集團提供日檢測2萬管的檢測能力,全力保障一汽集團的復工復產。持續采取“抗原普篩+核酸核準”辦法,對涉疫高校重點人群,開展精準篩查、全覆蓋檢測。
做好治愈人員出院和出艙轉運返家工作
耿建仁介紹,吉林省統籌做好治愈人員出院和出艙轉運返家工作,不斷拓寬新冠病毒感染者和正常診療患者出院渠道,盡快釋放醫療資源,保障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指導長春市做好方艙合艙計劃,合理安排醫務人員輪休。充實醫療力量,加強病患巡查,提升定點醫院醫療救治能力。新增長春市中醫院為“黃碼醫院”,進一步滿足特殊人群尤其是急危重癥患者診療需求。對重點醫療機構開展院感巡查“回頭看”,加強院感管理、健康檢測、環境消毒,確保患者救治和醫療質量安全。堅持中西醫結合、分類施治,集中優勢醫療資源救治重癥患者,提高治愈率。
三項措施幫助解決困難群體就業
吉林省就業服務局副局長王術國介紹,針對零就業家庭、大齡失業人員、殘疾失業人員等困難群體,吉林省各級人社部門將采取以下三項措施:
一是暢通幫扶渠道。除全省各級線下公共就業服務窗口外,就業困難人員還可通過“96885吉人在線”熱線電話和官方網站提出就業幫扶申請。平臺受理后將及時為其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培訓信息等就業服務。
二是實行專人包保。針對未就業的困難人員,各級人社部門將實行就業服務專員“一對一”聯系包保責任制,通過走訪調查、電話溝通等方式,全面摸清幫扶對象就業意愿和服務需求,并結合實際提供個性化服務,做到精準施策。
三是確保兜底幫扶。對市場渠道確實難以實現就業的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困難人員,各級人社部門將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予以托底安置,實現城鎮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業。此外,為做好疫情防控和穩就業工作,各級人社部門正在積極組織開發臨時公益性崗位。
降低和緩解企業成本壓力
吉林省人社部門發揮社會保險多元功能,采取“降、緩、返”等措施,降低和緩解企業成本壓力:
一是降低費率。2022年,吉林省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執行失業保險總費率1%(個人:0.3%,單位:0.7%)的繳費比例,工傷保險費率下調50%。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的期限至2023年4月30日。
二是實施緩繳。對采取封閉管理措施市縣的企業實施暫緩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政策。執行此項政策的市縣,由當地政府報批后公告。本地區封閉管理結束的次月,企業應及時補辦相關手續,補繳緩繳期養老保險費時免收滯納金。對餐飲、零售、旅游企業實施階段性緩繳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政策,由企業提出申請,經批準后,緩繳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一年,其間免收滯納金。
三是援企返還。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將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待國家政策明確后,將頂格落實國家穩崗返還比例要求,最高提高至90%。采取“免申即享”方式,通過數據比對,確定返還企業,直接返還到賬,不用企業申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