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辦、盲盒、潮玩、文創(chuàng)……這些在傳統(tǒng)消費觀念中可能不被考慮的產品在年輕人中越來越吃香,這背后都離不開一個詞——“喜歡”。在如今的消費市場中,相較于注重產品實際用途、性價比的老一輩,年輕消費群體更傾向憑興趣消費,追求“興價比”。
從字面上就不難理解,年輕人消費追求的“興價比”,相對于傳統(tǒng)消費觀念中的“性價比”,更側重的是自己的“喜歡”,而不是把“價格”放在首位,可謂現(xiàn)實版的“千金難買我樂意”。
當然,整個社會物質條件變得更充裕,是年輕人消費心態(tài)變化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當代年輕人其實是生活在一個更多的個體有條件為自己的“喜好”去買單的時代。就這一點來看,它也是社會進步帶來的某種必然結果。
除此之外,年輕人為“喜歡”買單,本質上也是追尋身份認同的過程。比如,一些年輕人熱捧偶像代言的產品,或樂于為喜歡的文創(chuàng)周邊產品付費,表面看來是購買產品,實際是借此完成在特定群體中自我身份的構建,是尋求共同語言與文化圈層的歸屬感。
所以,完全不必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年輕消費者對于“興價比”的堅持。正如哲學家鮑德里亞所指出的,現(xiàn)代社會里的很多消費其實已經超出實際需求的滿足,變成了一種符號化的、象征性的消費,從物質追求上升到了精神追求。
但揆諸現(xiàn)實,也確實不能否認年輕人消費偏好中的非理性成分。一方面,在消費文化的裹挾之下,一部分年輕人的消費行為多少帶著跟風乃至攀比的意味,從而變成了沖動消費;另一方面,當前網(wǎng)絡營銷無處不在,很多正是精準俘獲年輕人的“消費觀”,一些人經不起“誘惑”,也就稀里糊涂地變成了“韭菜”,最終導致過度消費和浪費。
歸根結底,我們樂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并有能力為自己的喜好和熱愛買單。但還是得提醒,這一切應該建立在量力而行和真正喜歡的基礎上。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wǎng)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lián)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