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駿這幾天多了100多個微信新好友,新建約30個群組。在上海青浦相關部門對外發出的物資保障信息上,山姆會員商店的聯系電話是一個手機號。手機的主人是劉駿。他是上海青浦山姆的鮮食副總。留電話時,他不是寫門店座機,而是寫了自己的私人手機號碼。“這樣不容易漏接,而且方便直接加上我微信,能幫到更多人。”劉駿說。
像劉駿這樣的零售人還有很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為了保供,大量零售企業的部分管理層、一線工作人員等24小時留守門店,有些已經近一個月沒有回家。人手不夠時,店長、管理層等都上了一線。
建群保供
劉駿的號碼成了“熱線”。最遠的電話有從近40公里外的浦東打來的。記者采訪時,電話一直打不進去,打進去后講了沒幾分鐘,他說,現在又有幾個電話打進來了。到今天,劉駿多了100多個微信新好友,約30個群組。他在群里不停地介紹、解釋、協調。群里給他的反饋是這樣的:“終于聯系上了”、“太感謝了,無法用語言表達”。
門店偶爾會有人上門前來提貨,大多是醫護人員。劉駿和他們交流不多,僅有的幾次也是他們在工作中發現有的小區物資供應緊張,過來問能不能提供配送。收到這樣的問詢,劉駿就會安排跟進,這仿佛是早已建立的默契。
因為疫情嚴峻,上海的部分倉暫時關閉,部分訂單轉到青浦山姆電商部門的倉庫。青浦山姆電商副總陶偉民和同事們緊急成立了應急小組,約70人2天近乎不眠不休,將翻了好幾倍的訂單量扛了下來。等待配送的小區,有些距離門店50公里開外。“他們通過不同方式找到我們,希望能為他們的小區送菜,剛開始還是在附近幾公里的小區,后來范圍越來越大,我們也盡量能接就接。這種時候,哪還分什么職責內外,能多接一單,就是多保障一個家庭。”
麥德龍今日表示,其通過全國101家門店緊急協調各方資源,增加各地貨源,調動人員,加大配送。除了積極組織上海本地符合條件人員支援保供工作,還調動周邊省市如江蘇、浙江、安徽、福建等地人員第一時間投身保供工作, 迅速規劃分工,形成一支物資保供、物流運輸、打包分揀、線上訂單處理和配送等等工作的加強隊伍。至今,麥德龍支持保供工作人員已超過2000人。近日還推出了社區集單配送的服務,鼓勵社區集中成單后統一配送。
店長、高管齊上陣
陶偉民和同事們將翻了好幾倍的訂單量扛了下來。在這個特殊時刻,店總們成了這群大忙人的“大家長”,門店的大廚徐聰成了保供者的保供者。他們的工作形式發生了巨變。門店同事成了“熱線接線員”,店總也成了這群大忙人的“大家長”。
山姆在上海有3家門店,還有一家正在開業籌備中。當時浦東的封控時刻,也是店總們——外高橋山姆店總王中飛、青浦山姆店總支黎辰、北蔡山姆店總陳文雄告別家人,往門店趕的時刻。“店里還有那么多同事,我不可能放下他們不管。”正在籌備開業的寶山店店總許秋雄,他所在的門店還沒營業,出于“多一個人多一份力”的想法,也一起扎進了浦東的店里。
店總們帶領大伙兒將最寬敞的培訓室改造成“女生宿舍”,配備上充氣床和被褥床單,并且快速將部分衛生間改造成淋浴間,好讓同事們有個洗澡的地方。每天早上,這些“大家長”會要求每個人喝一杯維C泡騰片的沖飲,“哪怕能讓他們抵抗力增強一點點,也是好的”。不斷有同事被封控在家,無法到店,店長就自己頂上崗位,從衛生清潔、到上貨、運紙皮、打包。
談起門店防疫保供應工作和員工管理,家樂福上海萬里店店長季林楓告訴記者:“說起家庭,感到多有虧欠,從3月中旬起,我就一直常駐店內了。只有3月23日那天回家洗了個澡,但想想好多員工都住在店內,覺得不放心,拿了幾件換洗衣服又來店里了。”
據悉,家樂福(中國)CEO田睿日前也親自駕車奔赴抗疫保供一線,搬運物資。“大家這么多天駐留門店,非常辛苦!員工就餐一定要保證營養,多補充蛋白質;晚上睡覺要用睡袋,溫度不夠可直接從門店調配棉被;卸貨送貨做好消毒,一定要保障安全。”田睿說。
“疫情特需”功能上線
除了蔬果、肉類、米面等,針對一些特殊需求,零售企業也在全力保供。
日前,永輝生活App上線了一項特殊的功能,解決母嬰、老人等人群在疫情中的特別需求。上海市內,登錄永輝生活App首頁,點擊“疫情特需”進行需求提報,永輝會匹配就近的門店服務特需顧客。此次“疫情特需”功能內包含兩個入口,分別為“急需母嬰用品”和“老年人及其他急需通道”。該頁面下,永輝還附上了官方24小時應急通道,消費者可以撥打上海各區域服務熱線進行需求溝通。
據悉,該功能上線首日,已收到近400個特殊訂單,目前訂單呈快速增長趨勢。此外,截至目前,永輝的疫情供套餐數量已達到近百萬份。
永輝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上海38家門店,分布在上海13個主要行政區內,門店母嬰用品充足,建議消費者進入特需通道登記時,盡可能準確地選擇最近的門店,描述清楚需求商品的信息,永輝將對這部分特需人群進行優先服務。
上述永輝負責人透露,除了公司運營的貨運車外,獲得通行證、依然在崗的員工還在保供期間用起了私家車、小貨車、三輪車等配送工具。在配送地址距離門店較近、貨運車又不足的情況下,員工們還用起了購物車、拖車等工具車,傾其所能將物資送到上海居民的手中。
此外,百果園方面為上海朱家角鎮捐贈水果13余噸;并于4月4日起,聯合南京金色莊園、南通泉氏、上海沃農、怡顆莓(卓莓)在愛德基金會、仁德基金會的支持下,再次為上海浦東新區、青浦區、楊浦區送去20余噸水果蔬菜,助力殘疾人群、養老院老人、困難家庭與抗疫一線志愿者。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