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感染人數首次破萬。我國當前正處于奧密克戎BA.2毒株的流行階段,近期發生在吉林和上海的規模性疫情進一步警示,該毒株逃逸疫苗的保護以及傳播能力都極強。奧密克戎的流行給我國的防疫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
上海市新發再現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徐建青教授日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務之急是用好我國現有的疫苗,使現有的疫苗發揮最大效應;同時考慮到新冠病毒進一步變異的能力,我國迫切需要研發廣譜抗新冠的疫苗,并且需要開發具備黏膜保護作用的疫苗。”
全球范圍內現有的大多數疫苗,對原始新冠毒株的保護有效或比較有效的,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保護效率有降低,尤其是針對奧密克戎感染的保護作用出現顯著下降,需要第三針疫苗甚至第四針疫苗接種進行加強。
對此,徐建青認為,需要開發同時具有“廣譜抗新冠病毒”作用以及“黏膜保護”特性的疫苗。
“廣譜疫苗不僅應對抗所有的新冠病毒及其變異株,也應納入不同的冠狀病毒,包括2003年的SARS病毒、2012年的MERS病毒以及未來其他冠狀病毒。”徐建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同時,新研發的疫苗必須能夠在呼吸道黏膜建立足夠的防護作用。”
為建立呼吸道黏膜免疫,徐建青表示應盡快研發鼻噴疫苗劑型。“我們建議要同步進行鼻噴和肌注劑型疫苗的開發,從而提供呼吸道黏膜和全身持久免疫保護,有望真正建立起群體免疫。”徐建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他還表示,應該開發能夠提供更持久免疫保護的疫苗。為此,T細胞免疫原與中和抗體免疫原組合的聯合疫苗研發迫在眉睫。“近期的研究表明,T細胞應答對新冠的保護的作用極強。”他說道,“新型的抗新冠疫苗應將T細胞抗原整合到目前的中和抗體疫苗免疫原中。“
徐建青進一步解釋稱,相較于呼吸道黏膜的抗體應答持續時間,T細胞應答的持續時間更久,可長達數年,且T細胞應答也是維持持久中和抗體應答所必須的。
徐建青還提出了關于疫苗的評價標準。他認為,當一種疫苗不能預防感染時,對群體而言,疫苗能否降低二次傳播更為重要。“在大家關注疫苗是否預防感染、重癥和死亡的時候,大家忽略了一個更為重要的數據,也就是疫苗接種者感染后的二次傳播效率。”徐建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他援引以色列的一項研究結果稱,在接種了2針新冠mRNA疫苗的1497人的一年隨訪中,有39人被發現有突破感染的發生,但這39個人都沒有出現傳給家人或同事的情況,也就是二次傳播為零。
除了上述mRNA疫苗之外,目前尚無關于接種疫苗后二次傳播的公開數據。徐建青認為,此次疫情給了研究人員一個很好的評估疫苗阻斷二次傳播效率的機會,應鼓勵研究者開展這方面的研究。
近日,中國又批準了兩款mRNA新冠疫苗進入臨床。對此,徐建青表示歡迎。他說道:“新一代生物類藥物的開發應該加快,我們建議疫苗可以將免疫應答作為保護性的替代指標,從而加速批準疫苗快速有條件上市,這樣就有機會在與病毒變異的賽跑中贏得戰役。”
他還建議,在推進新型廣譜抗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的同時,應同時考慮“廣譜的預防和治療”藥物研發。“這將使得我國筑起兩道有效的防線,為我國有效應對當前的新冠疫情以及后續病毒持續變異保駕護航。”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