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抗疫,3月29日,上海發布了《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業促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若干政策措施》),涉及六大方面共21條舉措。其中,也送出了金融領域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加強融資擔保支持,實施困難企業貼息政策,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以及推動金融機構減費讓利和發揮保險風險保障作用。
具體來看,在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投放力度,優先支持困難行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積極用好國家對地方法人銀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量的1%提供激勵資金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向人民銀行申請普惠小微貸款再貸款優惠資金。
同時,推動金融機構放寬普惠型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進一步增加小微企業首貸、信用貸款、無還本續貸,對受疫情影響的困難企業不盲目惜貸、抽貸、斷貸、壓貸;進一步完善中小微企業信貸獎補政策,將受疫情影響的困難行業納入重點行業目錄,對在滬銀行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給予獎勵等。
按照上述要求,上海銀行業已全面開啟了“無縫續貸”工具箱。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為了讓企業貸款更“暢通”,續貸更便捷,上海銀保監局近日專門印發《關于做好上海銀行業無縫續貸有關工作的通知》,推進無縫續貸方式增量擴面,降低中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實現貸款到期和續貸的無縫對接。
所謂無縫續貸,工作重點主要是推進無還本續貸業務,即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基礎上,支持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續貸產品的創新開發和推廣,采用T+0、年審制中期流貸、隨借隨還等方式做好中小微企業融資無縫銜接,提升金融供需匹配性。
據了解,監管部門首期選取轄內15家試點銀行重點推進無縫續貸業務,并在全轄形成示范效應擴面推廣,即力爭首期無縫續貸增量達到100億元,推廣一年左右實現全轄無縫續貸增量達到1000億元,累計幫助市場主體節約成本約10億元,并在上海建立無縫續貸的長效機制。同時,切實提高“普惠型無還本續貸筆數占到期貸款筆數的比例、普惠型無還本續貸金額占到期貸款金額比例”兩個占比,擴大無還本續貸覆蓋面。
針對續貸的痛點和堵點問題,監管部門還提出“三零原則”,即在符合各行授信管理要求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零門檻申請、零費用辦理、零周期續貸”,實現續貸辦理無縫銜接。
“鼓勵擴大市場主體續貸覆蓋面,試點期和推廣期以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為無還本續貸主體,同時鼓勵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為有需求的中型企業提供相應服務,包括‘專精特新’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等。”上海銀保監局稱。
另在加強融資擔保支持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提到,要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增信支持,依法依約及時履行代償責任,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續保續貸,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個人和企業的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進一步提高擔保風險容忍度,提高融資擔保規模。
同時,降低各類企業融資擔保費率,對防疫重點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2022年新申請的銀行貸款,市融資擔保中心融資擔保費率為0.5%,再擔保費率減半收取,對創業擔保貸款繼續免收擔保費。
對此,已有銀行在積極創新。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此前上海銀行與市擔保中心首家合作推出了“批次擔保”業務模式,由銀行自主審批,市擔保中心“見貸即保”,提升了業務辦理效率;并以此為基礎,在全國首創“批次擔保”線上備案業務模式,支持中小微企業在線辦理簽約、提款、備案,實現擔保備案時間從1個月縮短至實時備案;還推出“園區貸”專項特色擔保業務,搭建小微企業批量服務平臺;推出“銀稅保”,利用“互聯網+風險大數據”機制,緩解小企業與銀行間的信息不對稱。
此外,在實施困難企業貼息政策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明確,運用現有的專項扶持資金,對零售、交通運輸等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企業,由相關主管部門確定企業名單并經審核后,對其2022年新增貸款給予貼息,由市、區兩級財政資金給予支持。繼續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貼息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貸款貼息支持。
在推動金融機構減費讓利和發揮保險風險保障作用方面,《若干政策措施》要求,要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作用,促進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下行;優化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激勵機制,推動金融機構降低銀行賬戶服務收費、人民幣轉賬匯款手續費、銀行卡刷卡手續費、電子銀行服務收費、支付賬戶服務費等。
點擊圖片,一鍵領取“財經五件套”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