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上海疫情防控發布會上,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表示,在最近一波疫情中,上海的無癥狀感染病例很高,已與國外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趨勢趨同。
上海衛健委通報數據顯示,3月1日至3月15日14時,上海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94例,無癥狀感染者861例,無癥狀感染占比超過90%,主要為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
而據吳尊友援引的中國近期報告的數據,奧密克戎感染病例已占到新冠感染者的80%左右,其中奧密克戎BA.2和BA.1.1亞型變異株最為普遍。
此前瑞金醫院臨床病毒研究實驗室主任張欣欣援引英國和南非數據稱,奧密克戎BA.2變異株感染者中,無癥狀的比例高達80%-90%。“這些無癥狀感染者很難發現,因此BA.2變異株也稱為隱形病毒。”張欣欣表示,“但目前的檢測手段仍然能夠把它檢測出來。”
鄔驚雷解釋稱,新冠病毒感染無癥狀比例逐漸增多,特別是近期奧密克戎成為主要流行株以來,無癥狀感染者比例很高。導致無癥狀感染者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奧密克戎病毒傳播的特點,疫苗接種提供保護以及主動篩查力度加強等。
“奧密克戎毒株的致病性降低,有研究顯示該毒株主要涉及上呼吸道感染,這降低了有癥狀感染者的比例。”鄔驚雷說道,“第二是由于人群大規模疫苗的接種對重癥提供了有效的保護,我們的數據顯示,重癥比例低于0.1%,沒有危重癥;無癥狀比例增加還與主動篩查力度加強有關,流行病學的調查關口提前,調查范圍更廣,風險很快能夠管控,這些措施使得很多感染者在潛伏期就可以被發現。”
鄔驚雷表示,按照國家疾控規定,對于無癥狀感染者應該采取相應措施。“我們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他說道,“從整體治療情況來看,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者都采取了集中隔離的方式,但仍會區分不同風險等級人群,比如針對一些伴有肥胖或者基礎疾病病患,需要更加密切地進行監測,以防止這些患者向重癥轉化。”
張欣欣表示,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后的臨床表現不會明顯改變,仍然會出現發熱、呼吸道等癥狀,但從全球的情況來看,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后病情的嚴重程度會有所降低。
為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總目標,目前上海正在加強擴大篩查力度,在重點區域進行網格化篩查, 并減少人員流動性。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劉平介紹稱,目前上海核酸檢測庫存1300萬人份,每日核酸產能400萬份,最高日產能超800萬份,能夠滿足檢測機構的需求。
近期由于集中核酸檢測人員激增,3月16日上午,很多上海市民反映健康云App打不開。對此,鄔驚雷回應稱,這是由于采取的網絡限流措施導致。“雖然整個系統使用可能遇到不通暢,這是因為限流保護,系統仍然正常運行,沒有癱瘓。”
他還提醒稱,如果系統訪問多的時候,登記碼截屏保存同樣有效,核酸報告也可通過隨身辦App查詢。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