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晶存儲(688086.SH)因虛假陳述被投資者告上法庭。該案成為首例涉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證券欺詐責任糾紛案。
3月15日,上海金融法院公告稱,該法院受理投資者訴紫晶存儲的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
案件起因于,2月11日晚間, 紫晶存儲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該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原告認為,其系紫晶存儲股票投資者,因紫晶存儲實施的虛假陳述行為遭受經濟損失,故訴至上海金融法院要求紫晶存儲賠償損失。
根據2021年4月修正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轄的規定》第三條,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證券發行糾紛、證券承銷合同糾紛、證券上市保薦合同糾紛、證券上市公司合同糾紛和證券欺詐責任糾紛等第一審民商事案件,由上海金融法院管轄。
上海金融法院稱,紫晶存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投資者起訴紫晶存儲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屬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證券欺詐責任糾紛,應由上海金融法院一審管轄。
同時,此案件也是上海金融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證券市場虛假陳述侵權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下稱《若干規定》)取消前置程序后,受理的首例未依據行政處罰決定或刑事裁判文書提起的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與以往依據處罰決定起訴且訴訟時效從處罰公告算起不同,按照新的司法解釋,此案違法違規事實尚未有定論,且訴訟時效為從揭露日起算三年,這意味著訴訟時效已經開始,但如何認定虛假陳述事實、虛假陳述實施日和揭露日如何判定等都是難點。
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目前手中已有幾個紫晶存儲投資者委托代理進行民事索賠的案子,計劃近期提交給法院。
“但目前違規事實不太明朗,只能一步一步看。”許峰稱,因為侵權結果尚不確定,交易所曾多次對紫晶存儲進行監管問詢,這可以作為一個取證參考方向,但具體事實是怎樣的,還待調查取證,同時這也意味著揭露日未必是立案調查日,具體實施日也尚不知道,所以仍存有諸多難點,需要看案件起訴之后具體會如何推進。
根據今年1月21日發布的關于適用《若干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 人民法院受理證券市場虛假陳述侵權民事賠償案件后,應當在十個工作日內將案件基本情況向發行人、上市或者掛牌公司所在轄區的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通報,相關派出機構接到通報后應當及時向中國證監會報告。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為了查明事實,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向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或者派出機構調查收集有關證據。
近期有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大概率指向紫晶存儲2020年年報信息披露。這份年報顯示,該公司在上市后即頻繁變更業務模式,委托研發對象和預付款性質亦發生顯著變化,由此推斷,該公司在上市之后發生“質變”應是被立案調查的直接原因。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自2020年年報發布后,上交所前后對紫晶存儲發出三次監管問詢,一共涉及了38個問題。除了上市后發生的大額預付款、業務模式改變這兩大疑點,應收賬款、上下游變化、貨幣資金等多個細節也都在持續監管視野之內。
紫晶存儲此次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具體為何事,還待相關方出具調查結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月13日晚間,紫晶存儲自曝,自2021年3月以來至2022年3月10日,該公司及子公司定期存單違規質押擔保余額合計3.73億元。其中, 已有1億元賬上資金被轉至被擔保人賬戶。
13日當晚,上交所緊急對紫晶存儲下發問詢函,五問違規擔保來龍去脈,同步啟動紀律處分嚴肅問責。上交所表示,后續將根據立案調查結果,進一步做出處理。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