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收購德邦的消息終于落定。
剛剛,德邦股份(603056)發布公告稱,公司于3月11日收到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崔維星先生的通知,崔維星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德邦 控股間接持有公司股份的德邦控股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153名自然人及機構股東分別與京東卓風簽訂相關股份轉讓協議等交易文件。
京東卓風將通過受讓德邦控股部分股份且同時接受德邦控股部分股東委托獲得德邦控股部分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的方式實現對德邦控股的控制,從而間接控制德邦控股所持有的上市公司66.4965%股份。
收購后目標終止上市
公告透露,前述交易完成后,京東卓風將觸發全面要約收購義務并應向除德邦控股之外的其他上市公司股東就其所持有的 上市公司已上市無限售條件流通普通股發出全面要約。為提高京東集團對下屬物流業務板塊的整合效率,本次要約收購以終止德邦股份的上市地位為目的。
隨著公告的披露,停牌多日的德邦股份也將于3月14日上午開市起復牌。不過,公司也表示,本次交易尚需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并取得批準并且履行受讓方內部審議流程。此外,本次交易尚需經受讓方間接控股股東JD Logistics, Inc.股東大會以及受讓方唯一股東京東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的審議批準。
據記者了解,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本次交易如果完成,京東和德邦繼續保持品牌和團隊獨立運營,戰略和業務方向整體保持不變。
公告還透露,如本次交易順利實施,在京東卓風取得德邦控股的控制權后,上市公司及相關下屬子公司應向相應行業主管部門申請變更相關《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經營范圍及剝離相關增值電信業務或注銷前述《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 證》,以符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規定的外商投資準入監管要求。
昔日零擔老大為何要出售
作為國內首家IPO上市的快遞企業,德邦已經創辦近26年,最早主要從事零擔物流業務,并一度在2013年成為國內零擔市場的老大。
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德邦的營業額為94億,穩居行業第一,排名第二的天地華宇營業額僅為40億。
2018年上市時,德邦的創始人崔維星開始切入快遞業務,并將德邦物流更名為德邦快遞,推出3-60公斤大件快遞業務。
對于德邦尋求收購的原因,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向第一財經表示,德邦從零擔快運跨界快遞以來,面臨諸多競爭壓力,一方面作為核心優勢的零擔快運難以形成領先優勢,被順豐、安能等不斷趕超;另一方面,跨界進入的大件快遞業務并未建立實質性行業地位。
據記者了解,由于在時效比拼上有順豐在前,成本比拼上又有“三通一達”在后,德邦的快遞業務發展并不如零擔物流那么順暢,在快遞業的市場份額逐年下降,隨之而來的則是營收增速的逐年減少。
與此同時,德邦的快運業務也在被同行趕超。2020年,安能物流以1025萬噸的零擔貨量成為行業榜首,而順豐,百世,中通等快遞企業也在不斷投資拓展快運業務。
不久前,德邦股份預告2021年歸母凈利潤0.73億元—1.8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67.00%—87.00%。截至2021年6月30日,德邦物流在全國擁有超3萬個營業網點、140個倉庫、超2000條干線路線。
京東意欲何為
不過,德邦目前的業務范圍,依然是京東所看重的。在此之前,京東除了從事小件快遞業務,還通過達達操作同城業務,但在大件方面還比較空缺,收購德邦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短板。
對于京東而言,京東長期以來的優勢在倉配一體化的能力,“運”的能力還不充分,隨著京東物流要構建一體化供應鏈服務能力,也需要在干線快運上強化自主資源,投資德邦物流能實現快運業務規模的快速趕超。
對于收購后的影響,楊達卿表示快遞和快運企業的發展都在向生態圈協同發展,無論快遞還是快運企業,要做大都有賴于強商流做生態支撐,這是順豐、百世、中通在快運市場發展迅速的基礎之一。德邦長期未構建類似順豐的閉環商業生態,也未像百世、中通等依托與阿里系合作,逐步吸附商流資源,存在生態被動的情況。與京東合作后,能獲得穩健商流支持。
3月10日,京東物流發布的財報顯示,京東物流2021年經調整后的Non-IFRS(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凈虧損為12.3億元,上年同期則盈利17.9億元。
雖然物流業務持續虧損,但京東仍在持續投資。2月25日,京東宣布完成對達達的股份增持,交易完成后,京東將持有達達約52%股份。
多位行業內人士則對記者指出,隨著順豐收購嘉里物流、極兔收購百世快遞業務,京東收購德邦,快遞物流領域的收購才剛剛開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