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6.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3.3%,穩健開局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向好勢頭。在外貿領域面臨總體形勢更趨復雜和充滿更多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取得這一成績殊為不易。這得益于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穩增長政策措施靠前發力等關鍵因素。
當前,我國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外貿仍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衡量經濟發展態勢的重要維度。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多措并舉穩定外貿”“進出口保穩提質”。實現上述目標,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固本強基,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有了強勁的“本”和“基”就能向更高端邁進。
固本強基重要的是要穩市場主體,尤其是穩住中小微企業。
政府工作報告就聚焦了中小微外貿企業: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覆蓋面,加強出口信貸支持,優化外匯服務,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穩生產;同時,減稅降費、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以及對留抵稅額實行大規模退稅等政策等,也將繼續給包括中小微企業在內的外貿市場提供輕裝上陣、專注前行的政策環境。相信今后還會陸續有相關扶持政策出臺。
在保穩的基礎上要提質,這是將來外貿領域發展的重要方向。
2021年,我國外貿的成績單“亮眼”,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了21.4%。如此高速增長與我國比較好地控制疫情密切相關,也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恢復有著直接關系。但隨著全球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生產能力也會逐步恢復,下一步,我國的產品出口是否還會一枝獨秀,這正是人們顧慮所在。
數據表明,自2010年以來,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已連續12年居世界第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已經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優勢領域。比如,我國已經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新型顯示、工業母機、新材料等領域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效并在繼續邁進;我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光纖和移動通信網絡。
拿風電來說,在過去的10年中,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已經連續多年倍數增長,風力發電現在已經成為繼火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主力電源,其中海上風電增長超過了百倍。更應該看到的是,我國現在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裝備制造業的基地,也是整機和零部件的出口基地。在“雙碳”大目標下,這樣的優勢領域也是我國將來外貿發展的硬核實力所在。
當我們不再十分注重一些生活消費品的生產和出口的數量,而更加注重高端產品和服務貿易出口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說自己已經接近或者占領了產業鏈的高端。過去,我們曾經在上億只“襪子”和一架飛機的產出上“糾結”,那是一個歷史時期的“糾結”,現在,我們已經具備了高端發展的基礎。
包括風電這樣的優勢領域還需要不斷創新。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部長通道”上表示,制造業在向高端邁進的過程中,要解決自立自強的關鍵核心問題,使制造業水平在一些行業、一些領域的突破基礎上,整體水平能夠不斷躍升。要實現這一點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國家政策的支持,也包括含中小微企業在內的各方市場主體的共同努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