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全球“暴力”反彈,追蹤40家大型公司的德國DAX指數兩日反彈近10%,標普隔夜大漲2.57%,上證綜指10日收盤反彈1.22%。
A股本周“三連跌”,周一到周三北向資金凈流出額高達279.04億元。盡管市場在周四反彈,但根據通聯數據Datayes,北向資金收盤時仍凈流出33.74億元。多位國際資管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考慮到烏克蘭局勢的不確定性、貿易摩擦和美聯儲緊縮預期,短期內外資很難全面回流。“除了北向資金流出,外國投資者在2月減持了中國債券,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月減持。”巴克萊宏觀、外匯分析師張蒙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外國投資者的興趣可能會保持低迷,但我們預計(在市場大跌后)資金將部分恢復流入,鑒于富時羅素WGBI納入中國國債,每個季度將引導約100億美元資金流入。”
海外股市反彈后仍存下行壓力
隔夜地源局勢的變化帶來海外市場的反彈。美股結束四連跌,標普漲超2%創21個月最大漲幅,納指漲超3%。泛歐股指和德股均創兩年來最大單日漲幅。在此之前,德國DAX指數此前已回撤近25%,將2021年全年漲幅回吐殆盡。
歐洲市場筑底了嗎?“未來幾周里,烏克蘭方面的消息將主宰全球市場走勢。所以,我們懷疑DAX并沒有出現一個堅固的底部,交易員往往認為‘觸頂是一次賽事而筑底是一個過程’,即熊市結束需要較長的時間而牛市更有可能加速到達極端水平后才突然反轉。”嘉盛集團全球研究主管韋勒(Matt Weller)對記者表示,“DAX后市回落至13000下方并至少回踩低點也不足為怪。值得關注的關鍵價位將是今年跌勢的38.2%回檔位13900。如果短線上漲動能可以攻克該區域,或上看14800附近的阻力帶。只有站上14800,才可能消除DAX的中線下跌動能,交易者從而相信已構筑堅固底部。”
資深全球宏觀交易員袁玉瑋則告訴記者:“不排除流出新興市場的歐洲資金回流本國市場,DAX市盈率僅12倍,奔馳、寶馬才6倍。相比之下,美股走勢仍然雞肋,可能反彈失敗繼續下跌,但歐洲反而可能是底部。”
未來隨著烏克蘭問題前景逐漸明朗,市場的焦點將回到通脹和貨幣政策周期上。當前,各界對美股的前景并不樂觀。
“美股可能會出現超跌反彈,當前的局勢有點類似2008年,2008年危機發生前夕,3月開始標普500從200周均線反彈,而到了50周均線被壓制,這時候是2008年5-6月間。此時江湖開始盛傳,下一個要出問題的是雷曼,而后美股一瀉千里。目前很可能美股也會出現短期反彈,但高通脹、經濟下行、外部風險、美聯儲緊縮下,很難有持續的行情。”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告訴記者。
摩根士丹利美股策略師威爾遜表示,許多人仍比較樂觀的一個原因是,標普500的盈利仍可觀。在美國,企業收益仍是標普500跑贏的主因,其仍是世界上質量最高的指數,投資者蜂擁而入,就像海難幸存者緊緊抓住救生筏一樣。現在的問題是,盈利增長能否繼續抵消目前估值全面收縮的影響。隨著盈利增長變得更加稀缺,優質標的可能不斷下降。“最近的油價緊縮對消費者的信心、耐用品的消費意愿造成了更大的壓力。我們還沒有看到盈利下降,但在下降之前買入周期性消費股是錯誤的,庫存過剩的風險不斷增加,并最終對定價產生不利影響,這一風險尚未體現在股價中。”
外資仍難全面回歸新興市場
目前,國際資金的避險情緒仍然持續,并從新興市場回流發達市場。
這種情緒從一度被外資認為是“避風港”的中國國債的大幅賣出中便可見一斑。張蒙對記者表示,在1月凈流入500億元后,2月份外國持有(不含同業存單)的人民幣債券資產減少了670億元,其中中國國債持有量減少了354億元,政策性銀行債券持有量減少了285億。2月,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國債的持有占比也從1月的11.14%小幅下降至11.09%。
“在久期展望的轉變、中美利差收窄和地緣政治風險的推動下,獲利了結可能導致2月資金外流。外國投資者的興趣可能會保持低迷,但我們預計資金將逐步恢復流入。”張蒙表示,“拋售勢頭在3月似乎有所放緩,3月至今,從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流出的總額達126億元。海外傾向于賣出7年至10年期債券(105億元)和5年至7年期債券(30億元),這可能反映出一些獲利了結和不太有利的全球背景。”
巴克萊的經濟學家預計第一季度中國政策利率將下調5-10個基點(OMO、MLF和LPR),且可能繼續降準。“因此外資對于久期低于1年(18億元)和久期低于1-3年期(12億元)的債券出現了一些買入興趣。”她稱。
國際資金流入中國股市的步伐也有所放緩。本周以來,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出312.08億元。周三,上證綜指跌幅一度超出2%,跌破3200點大關,周四市場隨海外市場反彈。
“昨日午后,上證從盤中高點附近一度暴跌了近5%,然后才開始修復。交易員們傻眼了,爭先恐后地先止損,然后試圖緩過來尋找拋售潮的原因。現在的市場如果出現無法解釋的盤中走勢,許多人會認為是國家隊的干預。”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洪灝對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2022年的增速目標雄心勃勃,也面臨挑戰。“最重要的是,把預算里的各種詳細討論的隱含信息交叉驗證,我們可以看到,2022年中國的宏觀杠桿將保持穩定。昨日午間交易前,監管機構又進行了一些討論,進一步闡明了在2022年保持宏觀杠桿大致穩定的觀點。這很可能是昨天股市暴跌的原因之一。但隨后,烏克蘭戰爭戰線上的一些積極事態發展,為談判鋪平了道路,這肯定有助于情緒的逆轉,而不是國家隊。”
目前,境內外市場都處于超賣狀態。交銀國際的研究顯示,恒生指數的超跌強度堪比 2020年3月“大流行”時期的拋售潮,并過去十年恒生指數經歷的許多其他歷史性事件等量齊觀。該機構去年四季度預測,未來 12 個月上證的交易區間在略低于 3200 至略低于 3800 之間,而最壞的情況是略低于 3000 。現在,指數應該至少從這些重要的技術水平上技術性反彈。隨著烏克蘭問題前景逐漸明朗,市場的焦點將回到中美經濟的周期與沖突上。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