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接連上漲,大宗商品作為工業企業的原材料,價格上漲讓中下游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市場主體成本飆升,對經濟的沖擊也日漸顯現,并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門話題。
國家發改委在兩會期間答記者問中就提到,堅持底線思維,綜合施策、精準調控,五個方面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并將緊盯重點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和價格走勢,加強監測分析研判,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
細看這一輪大宗商品上漲,與去年相比涉及面更廣,既包括作為傳統工業品原材料的煤炭、鐵礦石、鋁、銅、玻璃等,還包括棕櫚油、大豆、菜粕等農產品;且部分商品漲幅明顯較大,如原油價格一度逼近每桶140美元,目前仍維持在130美元左右的高位,8日又有一大宗商品——鎳,大幅上漲76.03%,收盤達50905美元/噸。
中國是工業大國,不僅對部分大宗商品進口依賴度較高,且由于國內過去幾年的限產政策等因素,目前供給主要在國內的部分大宗商品也面臨供需矛盾。因當前國內消費尚未完全恢復,中下游制造業企業欲將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轉移到終端產品,并不容易。
可以說,大宗商品上漲對制造業企業的負面影響,已成為今年經濟穩增長的重要變數,務必積極應對,確保主產區在國內的大宗商品能實現穩價保供,進口大宗商品則將負面影響盡可能降低。
就供應地主要在國內的大宗商品而言,近期大幅上漲與此前的限產政策有較大關系,限產是此前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提出,如果能源供應出現問題,理應及時優化調整。
發改委也注意到這一問題,如對煤炭這一重要國產能源,即提出要完善煤炭產供儲銷體系,提升供需調節能力,保障產能合理充裕,強化市場預期管理。同時進一步加強能源儲備,提出將加快推進2億噸以上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新增50億立方米以上儲氣設施,推動全國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達到3億千瓦以上,引導重點能源生產企業和能源大用戶加強社會責任儲備。
針對煤炭、稀土、玻璃等可以自給的商品和原材料,國資委、工信部近期也紛紛提出優化產能結構的舉措,確保供應穩定。
至于進口依賴較大的大宗商品,需要國家層面主導穩定供應。如發改委稱,國際油氣價格攀升對中國影響總體可控,因為中國原油、天然氣進口來源已多元化,且長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約,進口能夠保持總體穩定。同時加大對國際市場的研判,引導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時合理規避風險。
另一項重要且長期的工作是推動能源轉型,逐步讓中國工業發展降低對傳統能源特別是進口能源的依賴。此番發改委也提到,中國正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清潔能源的快速增加也將有效對沖和減緩外部影響。
過去一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突破3億千瓦,海上風電裝機躍居世界第一。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清潔能源占比提高了1.2個百分點;來自風電、光伏的發電量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提高了2.2個百分點。今年還將大力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大幅增加抽水蓄能等調峰電源,統籌增加各類發電有效出力。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讓面臨下行壓力的中國經濟再添變數,決策層需積極應對,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確保穩增長目標實現。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