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持續震蕩調整,賺錢效應不佳,公募基金發行再度進入“冰點期”。與2021年相比,2022年開年前2個月基金產品發行數量、份額分別同比下降46%、89%。甚至與市場波動劇烈的2018年同期相比,基金發行數據還要更為慘淡。此外,今年以來還有多只基金發行失敗。
不過,從歷史數據來看,基金發行遇冷并不代表后期市場沒有上漲機會。
基金發行遇冷
盡管市場已經出現回暖態勢,但2月基金發行依然不容樂觀,發行份額、數量環比均出現大幅下滑。
通聯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作為統計標準,截至2月28日記者發稿時,2月新成立基金數量共58只,相比1月的148只再度下滑約六成;基金發行份額合計為294.15億份,相比1月的1188.20億份大幅縮水75%。單只基金發行份額也從1月的8.03億份下跌至2月的5.07億份,為近12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結構來看,2月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發行份額占比分別為11.79%、57.29%和26.21%。相比1月近七成混合型基金和去年12月近五成債券型基金,發行占比更加均衡。不過,債券型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略高于1月,為11.01億份;而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則繼續保持下滑態勢,分別為2.67億份和4.81億份。
在今年基金發行降溫的情況下,投資者對更為穩健的債券型產品投資熱情明顯升溫。就單個產品而言,2月僅有4只基金發行份額超過10億份,其中多為債券型。具體來看,工銀瑞興一年定開純債債券發起式以40.10億份的發行份額位列2月基金發行榜首,剩余3只基金富國裕利債券A、南方寶裕混合A、大成惠信一年定開債發起式的發行份額則在10億份至20億份之間。
基金發行遇冷的背景下,年內已有6只基金募集資金失敗。
3月2日,創金合信基金發布公告稱,其旗下產品創金合信甄選回報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于2021年12月13日開始募集,截止到2022年2月28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由于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創金合信也是繼中銀證券、同泰基金、平安基金、德邦基金、寶盈基金之后,年內第6家出現發行失敗的基金公司。
不等于市場走弱
不僅新基金發行遇冷,2022年以來基金收益率也有所下滑。
浙商證券研報顯示,2021年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分別為9.6%和7.7%,較2019年、2020年(收益率近50%)出現下滑。
而2022年年初以來,市場出現回調,在此背景下,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由正轉負,截至2月22日跌幅分別達9.5%和9.6%,對年初基金申購形成明顯壓制。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會發現近年以來基金發行遇冷表現出持續時間短、發行規模仍可觀的特點。
其中偏股型基金發行規模從2020年開始大幅增長。2012年至2019年期間偏股型基金月均發行份額不足100億份,但自2020年起偏股型發行規模出現大幅增長,2020年在8個月內實現發行申購規模超1000億份,2021年1月發行份額更是創歷史新高,達3812.9份。
浙商證券表示,基金發行遇冷持續時間在早些年和近兩年明顯分化。早些年基金遇冷持續時間往往較長,例如在2012年2月-2014年9月、2015年7月-2017年9月期間基金發行持續低迷。
而近三年基金發行遇冷時,發行份額仍高于歷史。
2019年以來,偏股型基金在2019年5月-2019年6月、2019年9月、2020年3月~4月、2020年10月、2021年2月~4月、2021年9月期間發行遇冷,但區間發行份額均值仍有近540億元,遠超歷史水平。
浙商證券表示,基金發行遇冷前市場多表現不佳。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共發生6次基金發行遇冷,在前5次中,萬得全A在基金發行遇冷前一周內出現下跌。但偏股型基金發行遇冷,并不代表市場沒有上漲機會。
在2019年9月、2020年10月這兩次基金發行遇冷階段中,萬得全A實現了0.77%和1.05%的上漲,且在遇冷持續1-2月后,基金發行份額和市場往往會出現同步回暖,可見發行遇冷與市場下跌無絕對關系。
而且近兩年發行量和市場走勢間相關性出現走弱。從相關系數來看,2012年以來,發行量和萬得全A走勢間相關性高達0.52,但近兩年兩者間相關性下滑至不足0.05。
中歐基金還表示,回溯2015年至今,每每上證指數回調嚴重時,也是權益基金發行的“寒冷期”。驗證了基金圈常說的那句話“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但行情震蕩下行時,市場情緒萎靡反復,恰恰可能出現較多高性價比的投資機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