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給企業紓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宣布一攬子減稅降費和退稅舉措,預計全年退稅減稅規模達到2.5萬億元,這超出市場預期。
3月5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時,解讀了今年減稅降費政策特點。
劉昆表示,今年退稅減稅規模歷史上最高,達到2.5萬億元。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增值稅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
“增值稅留抵退稅規模很大,第一次聽到這個數字感覺很震撼,1.5萬億元規模甚至超過去年減稅降費規模,這將明顯緩解相關企業現金流壓力。相比去年,今年退稅減稅規模擴大,是一大亮點。”澳洲會計師公會華北區委員會委員吳嘉源告訴第一財經。
劉昆介紹,今年給市場主體減負主要措施是增值稅的留抵退稅。通過提前退還尚未抵扣的稅款,直接為市場主體提供現金流約1.5萬億元。同時,延續實施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堅決打擊偷稅漏稅騙稅,堅決制止亂收費。
他認為,今年減稅降費支持方向聚焦制造業、小微企業,制造業等6個行業的退稅減稅達1萬億元的規模,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受益受惠也達1萬億元的規模,精準發力。
吳嘉源表示,相比于前些年減稅降費政策普惠性特征,近兩年減稅降費一大特點是更為精準,尤其聚焦小微企業、個體戶和制造業、困難行業等。
如此大規模的退稅減稅降對地方財政收入造成一定減收,為了緩解地方減收壓力,劉昆表示,今年中央財政大幅增加對地方的轉移支付,保障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效。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李旭紅教授告訴第一財經,今年減稅與退稅并舉,擴大留抵退稅規模有助于幫助企業解決現金流問題,特別是釋放了企業在設備購買時難以抵扣的資金,有助于增強企業擴大再生產的信心,同時也鼓勵企業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等生產活動中。企業是市場中就業崗位最重要的來源,企業的穩定運營有助于就業崗位的穩定供應,是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環節、也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基礎。
觀察積極財政政策的積極程度,除了看減稅降費規模外,另一個關鍵指標就是財政赤字率。一般來說,財政赤字率越高,財政支出更大,財政更積極。
中國財政赤字率(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在疫情之前,一直保持在3%以內,但為了應對疫情沖擊,擴大支出,2020年財政赤字率首次突破3%,達到3.7%。隨著經濟穩步復蘇,2021年財政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而今年財政赤字率再次降至3%以內,預計為2.8%左右。
如何看待今年財政赤字率下降?這對今年財政支出有何影響?
劉昆表示,今年赤字率適當下調,這是保持財政可持續的重要舉措。通過統籌財政資源,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的財政支出強度不僅不會下降,而且比去年會有較大的提高。
“今年的赤字率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預算下降0.4個百分點,資金規模減少2000億元。但通過跨年度的調節,僅中央本級財政調度一般預算的資金就達1.267萬億元,是去年的6.6倍。這個資金量就相當于提高赤字率1個百分點,財政的支出強度是有保障的。”劉昆說。
李旭紅認為,我國經濟的穩中向好發展態勢,預計今年財政收入繼續增長,可用財力的增加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必要支撐和保障。赤字率的下降有利于防范財政風險,在財政“緊平衡“的背景下,政府將通過加大對中央轉移支付等方式,使得財政資金的使用更加精準,加強財政可持續性。
劉昆用兩組數據來說明,今年財政支出強度有明顯提高。
一組是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支出為26.7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萬億元以上,增長了8.4%,比預期國內生產總值增幅高了2.9個百分點。
另一組數據是,今年中央財政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規模近9.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了近1.5萬億元,同比增長18%,這是自2012年以來的最高增幅。
劉昆表示,今年將精準研究每一項財政政策,精心安排每一筆財政資金,早出臺政策,早下撥資金,早落地見效。同時,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既保持必要的力度,支持經濟恢復發展,又預留政策空間,應對今后可能出現的風險挑戰。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