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普通家庭都曾面臨老人住院請護工的難題。護工收費無統一標準容易產生亂收費現象,不僅如此,很多護工往往不愿意“一對一”服務,還經常有“爭搶”患者的情況發生;而到了節假日期間,一名護工超額陪護多名患者的現象也很常見。
導致上述現狀的根本原因是我國護理體系尚不夠健全。針對醫療健康體系中的這一薄弱環節,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朱同玉教授在今年兩會上帶來了一份關于完善醫療護理體系的建議。朱同玉建議,對護理體系分層,建立不同層級的創新醫護體系模式,加速落實護理員由醫療機構統一聘用和管理的制度,同時將醫療護理員的配置水平納入醫院考評體系,并制定合理的護理價格體系,將生活護理的部分費用納入醫保體系,形成費用分攤機制。
“近年來,有關規范護工的呼聲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隨著我國老齡化、獨子化現象日益加深,醫療和生活護理需求矛盾凸顯。”朱同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方面護理人員離職率高,另一方面護工服務和管理規范性問題極為顯著,護理體系亟待完善。”
一位多次住院的患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般住院兩周的話,醫院賬單大概一萬多,自費部分兩千元左右,但一對多的護工費用也要達到兩千多元,這部分費用完全自己承擔,而且護工的工作通常無人管束,做得好做得壞病人也無處投訴。”
朱同玉表示,老百姓在醫院聘請護工的行為目前仍然是一種市場化的導向,也就是患者及家屬自行聘用,大多數是沒有協議約束的,少數家庭可能與勞務派遣機構或家政服務機構簽訂協議,而醫療機構對護工執業也缺乏有效的監管,這導致護工行業缺乏統一的監督標準和評價體系。
這份提案援引數據稱,目前中國醫院90%以上的護工學歷水平為小學及以下,護工行業無準入標準資格,多為農村轉移勞動力,大多未接受過系統性的規范化培訓,其中不乏一些“零經驗上崗者”。
針對這種行業亂象,朱同玉表示,應盡快落實由醫療機構統一管理護理員的制度,并借鑒國際上“零陪護”的通用做法,將生活護理作為患者康復的一部分,納入整體護理范疇,由醫院統一管理,形成“技能混合”型的護理隊伍。
“這樣既能減輕患者家屬的負擔,又能建立醫療機構與護理人員之間的勞務關系,從根本上杜絕護工第三方管理的弊端,同時也提高了醫療的安全性。”朱同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具體而言,根據工作內容和職責不同,他建議將護理體系分為護理員、助理護理、醫療護理和護理科學研究等不同層次。其中日常生活照護由護理員承擔;低技術含量、低風險的基礎醫療護理有助理護士承擔;注冊護士承擔醫療護理工作。不同層次教育各有側重,并有職業上升通道。
朱同玉認為,目前醫療服務類收費明顯偏低,尤其是護理收費,這也是中國護理行業難以發展起來的重要因素。他建議制定合理的護理價格體系,并將生活護理的部分費用納入醫保體系,由社會和家庭合理分攤費用。相關費用按照物價部門制定的價格指導標準合理核算,一方面促進護理員隊伍在醫療機構的建立,也防止護理費過高而加重患者的負擔。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