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加大,近期國內外原油期貨演繹出了拉漲、回落以及強勁上漲的行情,在此過程中,相關產業鏈企業忙分析形勢應對。
一家處于中下游的石油煉制企業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該企業在事前對俄烏局勢進行分析與評估,確定其影響的程度,針對不同的情景制定不同的策略,如沖突正式爆發前如何避險、爆發后根據油價走勢及預判避險。
“目前的局勢,造成情緒上的波動比較大,我們做套保的時候,圍繞高硫和低硫的價值中樞,如果市場過于恐慌下跌的時候,我們買入保值;如果市場過于亢奮沖高的時候,我們賣出保值。”一家燃料油企業負責人稱。
類似通過期貨及衍生品避險的企業不在少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齊明認為,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時,企業需要根據交易商品的種類、采購的數量,以及商品期現貨交割的月份和方式決定是否使用衍生工具。此外,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產業鏈特征也決定了其使用的衍生品類別和強度。
油價暴漲,相關企業忙應對
2月24日,俄烏沖突正式爆發,NYMEX原油、布倫特原油、INE原油期貨均盤中大幅拉漲;2月25日,國內外原油期貨出現一定回調;但隨著俄烏局勢處于膠著狀態,2月28日起至今,國內外原油期貨持續強勁上漲。
3月3日,NYMEX原油、布倫特原油期貨繼續上漲,盤中分別創出新高116.57美元/桶、119.84美元/桶。INE原油期貨繼續漲停,創出歷史新高719.9元/桶;國內其他能化品也持續暴漲,截至日間收盤,低硫燃料油2205合約上漲9.19%,燃油2205、PTA2205、乙二醇2205合約均上漲超6%、LPG2204合約上漲超5%。
在此輪行情之下,相關產業鏈相關企業可謂悲喜不一,上游企業受益于價格上漲帶來利潤增加,但是中下游企業則因成本承壓,業績受到影響。
近期中遠海特(600428.SH)在互動平臺表示,燃油價格的變動對該公司是面雙刃劍,油價是該公司重要的成本,油價上漲,該公司船舶經營成本將顯著增加;同時,油價的上升將推動油氣項目投資,海洋工程裝備運輸需求增長,將給半潛船市場增加貨源支撐。
“油價出現強勢上漲,雖然成品也有不同程度的跟隨但是整體漲幅要遠小于原油的漲幅,因此造成企業即期利潤的壓縮。”上述石油煉制企業相關負責人稱。
齊明對第一財經記者稱,2020年以來,市場不確定性不斷增加,相關企業亟需利用好衍生工具來對沖價格波動的風險,從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價格大幅波動所引起的不利后果。此外,企業利用期貨等衍生工具能夠保證相關商品的可獲得性,從而降低因地緣政治風險導致的短期或長期供應不確定性。
上述石油煉制企業便有一套針對不同階段的應對方案。“在沖突未正式爆發前,為了防止沖突導致油價脈沖式的上漲風險,可提前買入上方虛值的看漲期權進行避險;在沖突爆發后,油價沖至新高附近時且出現明顯回落時,買入下方虛值看跌期權;后來雙方談判時,分析確定階段性油價仍然偏強,因此在回落至關鍵區間進行部分現貨鎖價。”前述石油煉制企業相關負責人稱。
“如果原油價格快速上漲,將導致原油裂解價差的縮小,煉化企業則可以通過賣出裂解價差來穩定收益。根據我們的測算,INE原油期貨能夠有效的規避價格波動風險,且套保效率高于布倫特和WTI原油期貨。”齊明稱。
齊明在調研中發現,國內一家大型一體化石油企業多年使用原油期貨管理價格風險,較為關注原材料的可獲得性和價格的波動。隨著去年地緣政治風險的密集爆發,該企業的原油期貨交易已逐漸向國內市場轉移,在實現套期保值的同時鎖定原油供應:當INE原油期貨相較外盤現貨出現明顯溢價時,選擇將外盤現貨拉回國內通過INE原油期貨進行實物交割;當INE原油期貨相較外盤現貨出現明顯折價時,選擇通過INE原油期貨獲取低價實貨替代海外現貨。
關于近期是否有相關方案應對原油價格上漲,東方盛虹(000301.SZ))也稱,該公司開展商品套期保值交易,投資品種包括原油等與公司生產經營相關的產品或者所需的原材料。同時,該公司也已儲備了煉化項目投料試車及保障后續裝置運行匹配的原油,滿足開車和打通流程使用。
套期保值前需考慮好這些因素
那么,在遇到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大或者類似地緣政治風險之時,企業需要依據哪些關鍵因素來決定自身是否需要利用期貨及衍生品來對沖風險,以及適合采取怎樣的方式進行避險?
上述石油煉制企業相關負責人結合所在企業經驗稱,在遇到地緣政治風險時,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持倉方向、自身現貨需求以及趨勢分析等因素來確定是否需要利用期貨及衍生品來對沖風險。若在基本面偏強以及地緣政治風險來臨之前,通過分析確定一定時間內上行趨勢不會改變,屆時需要鎖住部分現貨原料同時買入看漲期權或看漲組合進行避險。
就具體的套期保值工具或者方法而言,齊明認為,企業進行套期保值,可選擇的市場工具比較多,除了期貨合約是比較傳統的避險工具,企業可以通過期現結合的形式穩定企業的經營,從而獲得穩定有效的收益。
他同時稱,除了傳統的期貨產品,很多新的創新金融工具上市給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企業可以使用基差套利、合作套保、場外期權、倉單融資等工具,根據市場的價格區間做出組合策略,實現最優成本的目標,還可以參與互換,以約定的固定價格采購原材料。
當然,就企業而言,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頭部或者大型的實體企業,自身有龐大的資源,能夠建立衍生品研究和投資團隊;另一類則是中小企業,獨立培養衍生品投資團隊有一定的難度。
齊明稱,若企業沒有衍生品交易團隊,較多期貨公司可以與企業合作進行人才培訓,或者針對不同企業的需求和不同市場情況共同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專業套保方案,幫助企業有效的實現風險管理,這也是期貨產業的重要功能。
“目前,期貨公司可以協助企業制定前期的制度搭建、套保方案設計,也可以在保值過程管理、持倉風險評估及保值結束后的效果評估和反饋等流程上提供全面的服務。”齊明稱。
其實,2021年大宗商品掀起一輪迅猛的漲價潮時,便有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運用期貨工具參與套期保值。
從去年的期貨行業數據可見一斑。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A股上市公司參與套期保值的數量大幅提高,年內含有“套期保值”主題的公告份數突破1000份,而2020年全年僅750份。另外,2021年,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公司累計業務收入2628.59億元,同比增長26%;累計凈利潤20.79億元,同比增長84%。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