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將鼓勵各地建立持續穩定的多元投入機制,引導社會資本進山入林、投資林草中藥材產業,已規劃建設九大林草中藥材生產區。
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印發的《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指南》(下稱《指南》),國家將在大小興安嶺、長白山、三北防風固沙區、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區、黃淮海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云貴川地區、嶺南地區、青藏高原等地區建設林草中藥材生產區。
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對高品質中藥材的需求越來越大。發揮林草資源優勢,通過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等生態培育方式生產中藥材,可提供安全、高效、綠色、有機的優質藥材,滿足社會對高品質中藥材的需求。
林地、草地是絕大多數藥用植物的自然繁衍地,利用林草資源發展中藥材產業,潛力巨大,優勢明顯。
《指南》介紹,利用林下土地資源生產中藥材,不與糧爭地,契合國家關于耕地“非糧化”“非農化”的要求。林草中藥材生長環境條件優越,極少受過農藥、化肥、除草劑等污染,空氣質量優良,具備培育綠色、有機中藥材的天然優勢。林草資源多分布在邊遠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中藥材產業,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2021年,國家林草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綱要》,將林草中藥材列入優勢特色產業重點項目,提出了林草中藥材生態培育的規劃目標和重點任務。
我國發展林藥、林菌、林果等林草產業潛力巨大。攝影/章軻
根據《指南》,各地將根據區域地理環境、植被類型、氣候土壤條件、生境特點,推行林草中藥材生態培育,選育優良品種,分區域按品種建設林草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基地。
比如,在大小興安嶺林草中藥材生產區,將通過林藥混作模式,可生態種植藥材人參、平貝母、龍膽等。仿野生栽培五味子、關黃柏、刺五加等;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態種植百合、黃精、玄參、玉竹等。野生撫育葛根、虎杖等;在嶺南地區林草中藥材生產區生態種植檳榔、龍眼肉、荔枝核等。野生撫育骨碎補、粉葛、山豆根等。
同時將依據區域藥材生產規模、種類及產地加工要求,兼顧區域經濟和交通狀況,在林草中藥材主產區,分區域建設藥材產地加工與流通基地。提供生產技術、信息、質量檢測等服務。
《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年)》提出,到2030年我國林下經濟總產值將達1.3萬億元。屆時,全國林下中藥材生態培育面積將達到1000萬畝,林下中藥材產業的貢獻將占較大比例。
《指南》明確,在不破壞生態、森林植被和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可利用二級國家級公益林地和地方公益林地適度開展林下中藥材種植。鼓勵發展以生產藥材為主要目的的商品林,推動規?;s化經營。在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建設中,優先支持林草中藥材基地、企業和園區。優先支持優質林草中藥材產品進入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名錄。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