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各個省份密集披露2021年財政收支數據,哪些省份對全國財力凈貢獻這一話題,引發了高度關注。
“六省一市養全國”觀點的流傳,就是一例。不過,支撐這一觀點的數據和視角存在一定局限性。那么,究竟哪些省份對全國財力有凈貢獻?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根據《中國財政年鑒2020》、《中國稅務年鑒2020》數據,通過計算中央本級分地區的財政收入金額減去中央返還地方金額,得出各省份對全國財力凈貢獻金額。收入包括各地中央級稅收收入、地方上解中央支出和援助其他地區金額,而支出則主要是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含稅收返還)。
羅志恒計算發現,2019年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山東、天津、福建、遼寧共六省三市對國家財政有凈貢獻,規模達到3.6萬億元,其余省份需要中央財政給予補助。
羅志恒告訴第一財經,總體上看,財力凈貢獻取決于當地創造的財政收入以及中央給予轉移支付等。疫情暴發后,地方創造和上繳中央的財政收入增速下降,與此同時,中央大力增加轉移支付給地方,尤其是2020年增發抗疫特別國債大部分是轉移給了地方,兩相對比,最近一兩年,地方財政凈貢獻的金額有可能會下降。
從2019年數據來看,財政收入規模連續31年穩居各省份之首的廣東,對國家財力凈貢獻金額最高,達到8307億元;上海以8202億元緊隨其后;北京以7310億元穩居第三。此外,江蘇、浙江、山東、天津財力凈貢獻金額均超2000億元,福建也400多億元財力凈貢獻。
上述八個省份均位于東部地區。這并不出人意外,東部地區經濟發達,財政實力強,全國稅收收入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中央稅收收入更多的來自于東部,而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則主要給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在這一情形下東部地區財力凈貢獻大。
不過,經濟增速放緩、財政實力相對較弱遼寧對中央財力凈貢獻也為正值,不免讓人意外。羅志恒分析稱,大連作為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對遼寧財政收入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四川、黑龍江、河南、新疆四地由于獲得的中央轉移支付金額相對更多,對中央財政凈貢獻排名靠后。
羅志恒認為,不能簡單將部分省份接受的凈補助理解為對其他省份的“抽血”。在國家戰略下,東部沿海地區率先實施了一系列地方性的改革政策、優惠政策推動我國經濟快速騰飛,自然會出現部分省份對國家財力有凈貢獻、多數地區需要中央補助的現象。而這跟中國的財政體制也直接相關,由于區域發展不平衡,中央通過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轉移支付,以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也導致部分地區凈貢獻、部分地區凈收入。
“不同地區功能及戰略定位有差異,對國家發展的貢獻不能僅用對財政的貢獻度來衡量。中西部地區除了通過人力資源、能源資源等方面為東部地區發展做出直接經濟貢獻外,還通過糧食安全、生態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為其他省份經濟發展騰挪空間、解除后顧之憂。”羅志恒說。
從最新公布的2021年數據看,多數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好于預期,出現超收,而支出低于預期,出現短支,但若簡單將31個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減去收入(不含中央轉移支付、結轉結余、調入資金、債務收入等),則發現31個省份沒有一個財政有盈余。
不過,這個計算方法選取的收入口徑窄,若將中央轉移支付等收入考慮在內,所有地方財政收支都能做到平衡,一些財力雄厚的地方實際有盈余。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