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21日晚簽署命令,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國際市場劇烈波動,歐洲股市隔夜大跌,亞太股市開盤普遍重挫。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96%;香港恒生指數跌幅高達2.69%。由于美股周一休市(美國公共假期),交易員普遍持審慎態度,后續美股波動或繼續傳導至全球市場。2月22日,寧德時代、貴州茅臺這兩大外資重倉股“抱團破位”,交易員懷疑有避險資金流出的跡象。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出73.4億元。
截至北京時間2月22日17:55,美股恐慌指數飆升至30.75,大漲超10%。美股三大期貨指數重挫超1%。
全球正為巨大地緣政治風險定價
高盛發布報告表示,全球市場已經在為巨大的地緣政治風險定價,但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爆發沖突,所有行業的風險溢價都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股市將下跌6%以上,歐洲股市下跌9%以上。
“俄羅斯宣布,普京計劃簽署法令,承認烏克蘭由分離勢力自封的兩個共和國獨立。此舉可能被認為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借口,而拜登-普京峰會召開的前提是沒有入侵,所以可能激怒各國領導人并促使拜登退出兩國峰會。俄羅斯還宣稱,烏克蘭叛軍曾試圖乘坐武裝車輛進入俄羅斯。”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辛普森(Matt Simpson)對記者表示,峰會的召開看起來希望渺茫。隨后涌現經典的避險走勢,投資者進入債券、黃金與瑞郎避險,導致美國股指期貨和債券收益率一起下跌。
瑞郎為最強主要貨幣,表現甚至強過日元。而在俄羅斯一旦入侵烏克蘭可能遭遇制裁的前景打壓下,俄羅斯盧布表現低迷。“盧布對美元下跌3%左右,標準差為2。2020年3月以來這種情況只出現過兩次。”辛普森表示。
關鍵在于,過去幾周,市場其實并未充分為風險定價,這似乎預示著后續波動可能加劇。“軍事沖突仍是大致平穩的市場局面所面臨的最大單一威脅,但恐慌指數(VIX)最近也基本平穩,大部分交易位于20%~30%的慣常區間。G7經濟體外匯市場波動率上升,而新興經濟體外匯波動率降低。我們認為,風險環境惡化幅度超過許多市場信號的確認。”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師羅伯遜(Eric Robertsen)對記者稱,“請系好安全帶。”
截至目前,新興經濟體貨幣尚未做出反應。例如,印尼盧比和盧比債券收益率歷來是衡量避險情緒的良好指標,特別是在美國債收益率飆升的時候,但盧比一年波動幅度低于10%,并接近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機構認為需要警惕后續波動放大。
近期,受俄烏關系惡化等因素影響,油價和天然氣價格再次沖高。俄羅斯是除了沙特阿拉伯和美國之外的世界三大石油生產國之一,供應產量約占世界需求的11%,歐洲是俄羅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2020年,俄羅斯約有一半的原油和凝析油(48%)出口流向了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荷蘭和波蘭。若緊張局勢加劇,經過烏克蘭的輸油管道或被迫中斷。相比石油,歐洲更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緊張局勢對天然氣影響更大。
事實上,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從2020年的低點上漲400%,羅伯遜表示,這一漲幅已經超過全球金融危機時250%的漲幅,且多個主要經濟體天然氣價格亦大幅上漲,當前美國汽油價格僅落后2008年的高點4.11美元15%左右。能源價格的上漲對民生、通脹、貨幣政策以及資本市場都將構成巨大影響。
外資重倉股破位下行
地緣政治風險同樣打擊了A股風險情緒,22日,上證綜指收盤跌幅近1%,港股更一度跌幅逼近3%。
截至收盤,寧德時代跌1.18%報504元,貴州茅臺跌幅達到3.68%報1807.87元。根據通聯數據Dateyes,截至14:00,北向資金凈流出近100億元。數據顯示,貴州茅臺外資凈賣出6.9億元,興業銀行、隆基股份、中國平安分別被凈賣出2.16億元、1.63億元、0.83億元。
截至14:30,“寧茅在手”的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美元指數主力跌1.7%。該指數自2021年12月13日觸頂以來,至今回撤幅度超過了11%。
此外,中國結算公布了1月投資者數據變化情況,1月,新增投資者環比降3.6%,同比降36.77%,降幅創近6年新高。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表示,與投資者入市低迷一致的是市場明顯缺乏增量資金。今年1月公募基金(股票型基金加混合型基金)發行量只有700億元,而2021年1月公募基金發行量則有5000億元。同時,北向資金流入量也明顯縮水,今年以來截至2月21日,北向資金凈流入只有216億元,而去年同期凈流入886億元。隨著公募基金凈值快速下跌,不排除會出現基民贖回,這對機構抱團的股票壓力很大。
同時,海外通脹的上升以及美國貨幣政策的收緊預期,令全球風險偏好下行,帶來美國股票以及比特幣等風險資產價格下跌,美國三大股指震蕩下行,比特幣價格彈性更大,已從去年11月初的69000美元下跌到近期的4萬美元左右。
不過,外資的拋售行為可能更多是對風險事件的緊急反饋。事實上,Choice數據也顯示,近期外資有持續抄底新能源板塊的跡象。過去5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增持市值最大的幾只個股分別是:東方財富(11.64億元)、匯川技術(10.65億元)、比亞迪(6.71億元)、陽光電源(6.17億元)、招商銀行(5.93億元)、伊利股份(5.49億元)、寧德時代(4.81億元)、中微公司(4.76億元)、上海機場(4.7億元)等。
上投摩根基金經理趙隆隆對記者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新能源賽道出現了一波顯著的調整行情。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新能源車滲透率穩步提升的趨勢仍將延續,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行業增速較其他行業而言仍處在第一梯隊。”
“經過過去一段時間的調整,新能源汽車龍頭或在競爭格局中更有優勢的公司,當前的估值已回到40倍左右,而對應的增速預計則是超過1倍的增長。從動態估值的角度來看,估值水平已調整到相對便宜的水平。”趙隆隆認為可以從三方面進行重點布局——一是尋找在電池領域四大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包括銅箔在內的環節,哪些環節在2022年還處于相對緊缺的狀況,能夠延續2021年供需緊張帶來的投資機會;二是關注海外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的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帶來的產業鏈增長機會;第三是關注電池技術、新材料等領域的技術突破。
除了新能源,外資也普遍布局了部分高質量銀行股、有大資管邏輯的券商股以及博弈后續開放的概念股。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