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影視內容行業發生巨大變化:總臺央視強勢切割市場,省級衛視以守為攻,長短視頻仍在奮力爭奪用戶有效時長,視頻網站受到商業模式和政策調控的限制,開始釋放緊縮信號。
面對拐點,平臺要如何抓住機遇?近日愛奇藝專業內容業務群(PCG)總裁兼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對外講述了愛奇藝的內容創作思路。
他稱,去年市場最大的變化,是供給側改革成為新常態。也就是說從短缺到過剩,新需求供給跟不上。例如,投資收益率急劇下降。影視行業出現滯脹現象,上游成本在漲,下游銷售價格卻在降,市場不買單。
進入升級換代的長視頻,如何迎接下一波增長?
王曉暉表示愛奇藝想清楚了:放棄低俗迎合,擁抱成熟心智,用好內容贏得人心,為向上向善的力量服務才是真正的長期主義。
他提到,好內容具體到微觀創作,就是要抓題材故事創新、小人物情感共鳴、影視語言新表達。“我們要圍繞一個時代的中堅力量、大眾心中的至美至善追求創作內容,要努力做出讓用戶有超值驚喜的作品,讓用戶付費有超值體驗,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從頭部溢價到品牌溢價,再到精神溢價,再到體驗溢價的良性商業模式。”
客觀來看,影視劇市場的價格泡沫仍然存在,但好作品擁有優質的議價權,因為市場永遠不會拒絕好內容。以近日熱播的《人世間》為例,王曉暉透露該劇投入就不少,作為年代劇這樣的投入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愛奇藝去年在類型劇上做了不少新嘗試。比如職場劇《理想之城》、諜戰劇《對手》等等,王曉暉稱這說明市場上的期待:高品質而不是高流量是會有溢價效應的。未來這一定是目標,市場上的需求度很高。“如果我們未來排序的話:是流量與品質都好肯定排第一,品質口碑排第二,流量排第三。”
除了影視內容外,圍繞綜藝內容,王曉暉透露愛奇藝也有新的考量和打法。此前綜藝選秀因為被不良的飯圈文化、過度的商業開發等帶來的負面效果而被叫停,他表示競爭選拔的模式依然會長期存在,如《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奇葩說》其實也都是競選型的,只不過這一類型的綜藝未來會回歸專業人,音樂競演、舞蹈競演、喜劇包括脫口秀大賽的競演等等,仍然是綜藝節目的一個重要類型。同時,星素結合和素人開發的綜藝節目也提上日程。
對于整體的內容策略,王曉暉表示,過去視頻行業強調的內容金字塔,最底層是大眾向的內容,占85%,主要做商業片,通俗輕松故事為主。生意要講生意的邏輯。其次的10%,要做自己明確的價值主張,做出一個平臺的氣質來。然后是做能持續形成品牌的大IP,大概在4%。剩下的1%就是夢想了,可遇而不可求:做史詩內容。
“把行業理想和收益邏輯好好地結合在一起,是我們一直堅持的。未來要更強化一些,要為向上向善的用戶服務。”王曉暉說。
他同時表示圍繞內容愛奇藝有一些事情要放棄:放棄單純迎合向的內容,放棄懸浮向的內容,放棄明顯賠錢的內容,放棄沒有創新的內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