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暫定一年的試點期還沒結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試點就要拓展至全國了。
銀保監會2月21日發布了《關于擴大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范圍的通知》(下稱《通知》),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從浙江省(含寧波市)和重慶市擴大到了全國范圍,同時在第一批6家“頭部”壽險公司的基礎上,允許養老保險公司參與這一試點。
“按照去年6月開始的試點政策,本來試點期要到今年5月底結束,現在提前拓展到了全國,一方面反映了監管對前期試點效果較為滿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對于第三支柱發展的迫切性。”一名壽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專屬養老保險拓至全國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啟動以來,總體運行平穩,社會反響良好。”銀保監會表示。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是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組成部分。在去年的業務方案中,專屬養老產品被定義為以養老保障為目的,領取年齡在60周歲及以上的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產品,領取期限不短于10年。由于在試點方案中,參與試點的保險公司被要求積極探索服務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需求,因此市場均認為這部分人群是試點產品中的重要“專屬”參保群體。
去年6月1日,這一產品在浙江省(含寧波市)和重慶市正式開始試點,由人保壽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新華人壽6家參與首批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如今8個多月過去,試點成果如何?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底,6家試點公司累計承保保單近5萬件,累計保費4億元,其中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投保近1萬人。
8個月4億元的保費收入,與在三地試點從2018年至2020年近兩年保費實現3億元的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相比,顯然成績更為優秀,而后者試點期已過卻還未有后續銜接政策出臺。
銀保監會表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投保簡便、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等特點已逐漸為消費者所理解和接受,保險公司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特點的經營模式,特別是在服務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俊生認為,根據試點方案,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突出了養老保險產品的長期屬性;惠及包括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的養老需求,有助于彌補該群體養老保障的明顯不足;在積累期采取“保證+浮動”收益模式,提供多元化選擇的投資組合;并且在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償付能力監管等方面都體現了監管支持。
在這樣的基礎上,試點的拓面就此展開。此次《通知》規定,自2022年3月1日起,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范圍,在原有6家試點保險公司基礎上,允許養老保險公司參加試點。《通知》強調,各試點公司應當合理制定業務規劃,持續創新產品,探索滿足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多樣化需求。
銀保監會表示,擴大試點范圍,可以使更多消費者接觸到具有較強養老功能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進一步引導和培育養老金融消費觀念;有利于推動試點保險公司深入探索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經驗,促進和規范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養老保障需求。
而從參與試點的險企角度來看,業內認為,試點范圍拓展至全國對它們來說也是“重大利好”。“由于監管部門對交費方式、積累期和領取期設計、保險責任、退保規則、信息披露以及產品管理等都有很多具體的要求,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管理費用會較高,增加險企的管理成本,需要一定的規模才可以攤薄成本,增強機構拓展市場的動力。”朱俊生表示。
養老保險公司加入
此次《通知》除了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試點范圍拓展至全國外,養老保險公司也加入到試點范圍之中。
為何養老保險公司在第二批加入試點?朱俊生曾在去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首批參與試點的6家公司均為人身險頭部企業,分支機構較全、銷售網絡健全。而專業養老保險公司擅長承接企業端、政府端的相關保險及年金業務,相對而言分支機構較為有限。但不排除之后消費者端產品向專業養老保險公司開放,畢竟其可在專業養老產品上做更多專業化經營。
事實上,在銀保監會去年底發布的《關于規范和促進養老保險機構發展的通知》中就明確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保險公司參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目前,國內共有9家養老保險公司和1家養老金管理公司,其中部分養老保險公司參與了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試點。有業內人士表示,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參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有幾大優勢:經過4年稅延試點產品的實踐,養老保險公司在銷售、產品、系統支持上積累了相當的經驗。而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與個人稅延保險均屬于養老年金保險范疇,有高度相似性;其次,主要的養老保險公司都是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受托、投資的頭部公司。未來,在第三支柱政策支持下,將整合年金和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等潛在的第三支柱產品,統籌、打通個人的養老金第二三支柱,這方面養老保險公司有“天然優勢”;另外,目前已經開展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重點是非常規就業人群,例如外賣、快遞人員等,而部分養老保險公司在開業初期就承擔團險業務,在與互聯網平臺合作中具有產品精算、營銷等優勢,將加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發展。
未來,養老險公司將如何把握這一機會?平安養老險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的推進將從兩部分著手,一方面積極申請產品,爭取成為首批開發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養老保險公司;根據專屬的要求,打磨產品,重點面向非常規就業人群等重點客群,科學、靈活打造相關條款;另一方面整體謀劃,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納入到迎接第三支柱政策落地的范疇中,配置資源、積極準備。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將會成為第三支柱重要的潛在產品形式。因此,積極參與試點,將會使公司在未來第三支柱的競爭及客戶服務中,贏得主動權。另一方面,有保險業務的養老保險公司積極參加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這也是養老保險公司回歸本源的必然選擇。”上述負責人表示。
如何進一步促進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健康發展?朱俊生建議,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未來要與即將出臺的第三支柱新政策銜接,以獲得稅收遞延等稅惠政策支持,提升專屬產品的吸引力;同時,通過引導保險機構拉長考核期限,優化績效考核體制等機制改革,提升長期養老資金的投資收益率。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