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第一部綜合性地方性法規——《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出爐,將于3月1日正式實施。
2022年是臨港新片區成立的第三年,也是“五個重要”三年行動方案的收官之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閻銳在18日舉行的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上表示,制定臨港新片區發展的綜合性地方性法規,對新片區形成以“五自由一便利”為核心的制度型開放體系,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推進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洪林提出,《條例》的出臺,有利于進一步深化臨港新片區各項改革創新試點,進一步發揮臨港新片區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作用。接下來,他們將持續對標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自由貿易港和RCEP、CPTPP、DEPA等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加大重點領域風險壓力測試;同時,持續加強法制保障,重點聚焦開放型產業體系建設,充分運用調法調規、制定浦東新區法規和管理措施等路徑,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氫能產業等前沿產業法制保障。
最新出臺的《條例》在原《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特殊經濟功能區建設的四梁八柱,設總則、投資自由便利、貿易和運輸自由便利、資金自由便利、人員從業自由便利和人才保障、數據流動、前沿產業發展、風險防范、權益保障、附則共十章五十五條。
關于創新和突破,在投資自由便利上,《條例》明確,將實行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制定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清單(特別措施),實行以過程監管為重點的投資便利措施,建設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場內全國性大宗商品倉單注冊登記中心、國際油氣交易中心等金融要素平臺。
在貿易和運輸自由便利上,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將探索對境外抵離物理圍網區域的貨物,依據風險情況,實施以安全監管為主、體現更高水平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監管模式,臨港新片區內則可以發展保稅維修檢測、再制造等新業態、新功能,符合條件的國際航行船舶可以開展以洋山港為國際中轉港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試點實施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船舶登記管理制度。
在資金自由便利上,根據《條例》,臨港新片區內的金融機構可以通過自由貿易賬戶開展離岸金融服務,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按照國家部署試點開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實施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新型國際貿易結算便利化措施,探索放開個人境外投資,開展金融業務和金融監管服務創新。
另外,《條例》也專設“人員從業自由便利和人才保障”一章,規定對臨港新片區用人單位錄用的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在申辦常住戶口時給予政策傾斜。臨港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引進的緊缺急需人才可以在臨港新片區申辦常住戶口。符合條件的留學回國人員可以在臨港新片區申辦常住戶口。臨港新片區符合條件的境外人才可以享受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在數據流動方面,《條例》提出,將以臨港新片區為先導,推進國際數據港建設,探索制定低風險跨境流動數據目錄,發展數據經紀、數據運營等數據產業新業態,推動互聯網數據中心、信息服務等增值電信業務對外開放。
對于前沿產業的發展,根據《條例》,經批準,臨港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進口境外已上市藥品和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和商業試運營,在符合條件的特定區域布局建設與氫燃料電池應用相關的制氫項目。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