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宏觀經濟有哪些確定性和不確定性,A股市場的機會又在哪里?
在2月17日召開的民生證券2022年度資本市場峰會暨投資策略會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所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認為,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下滑主要與疫情、房地產市場波動、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等因素有關。
那么2022年是否有拐點出現?“不一定能完全恢復,但是能夠保持一個增長的勢頭。”樊綱認為,不需要太悲觀,還是有較多樂觀因素:其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了調子,要積極地發揮政策的作用,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其二市場上有些風險需要化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房地產因城施策的措施,這是解決結構性風險;其三出口需求完全有可能再支撐兩個季度。
與此同時,樊綱認為,不確定性有兩大方面: 一方面2022年最大的不確定性是疫情控制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美國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會否有大的震蕩,這將對中國的匯率、資本流動等產生一定影響,但也不必夸大其影響,因為我國有約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是一個防沖擊墊。
過去一個季度民生證券一直提示“穩增長”這條線索。那么,未來在穩增長的路徑中會看到哪些關鍵環節和步驟,應該關注哪些細分的線索?
民生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周君芝分析稱,“穩增長”的背景是去年四季度延續下來的宏觀經濟的格局,外熱內冷?;òㄒ徊糠值闹邢掠纹髽I的利潤和投資有邊際的改善,但是消費和地產相對來說偏弱。所以未來的“穩增長”的發力點直指地產和消費,另一個“穩增長”措施在基建 。
“按照中性和樂觀測算情形,2022年一季度基建投資增速有可能在10%左右。 既不缺資金,也不缺項目。未來穩增長還將看到地產寬松政策進一步加碼帶動地產數據企穩,消費修復。”周君芝稱。
在周君芝看來,今年確定的是穩增長方向,不確定的是穩增長節奏,這可能也是資本市場節奏,所有節奏中,最重要的是地產和疫情,分別對應的是地產數據和消費數據。
在宏觀經濟的影響下,A股市場又將走向何方?
民生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牟一凌認為,A股價值風格指數無論是PE還是PB,從全球來看均具備極高的性價比;目前A股成長和價值的估值分化依舊處于歷史+1倍標準差的上方。從更廣維度來看,權益市場價值股具備大類資產配置空間。
他同時稱,在2019以來的“機構牛市”中,幾乎大量的周期類資產缺席。2019年至2020年上游資源類行業漲幅相對靠后,2021年盡管經歷了上漲,但是資源品從來不是機構牛市的主流。其實從去年12月份到現在,整個市場大跌的時候,周期股和價值股也漲了較多,但它們的行情并未結束,可能才剛剛開始。
“我們做了一個統計, 截至2021四季度,重倉周期類資產、銀行地產(剔除招商銀行)的主動偏股基金的規模占比分別為2.06%、5.37%,非常像2012年底的TMT、2015年底的食品飲料以及2018年底的電力設備和新能源,在行情啟動前大家對它們較為陌生,機構的配置相對較低。”
“當下環境重新變化,傳統經濟以及過往那些被遺忘的板塊應該被更多關注。”牟一凌稱,看好的方向在于資源類周期和金融,它們之中做多通脹的確定性會比需求本身更強:有色(銅、金、鋁)、原油(油氣開采、油運)、煤炭;銀行、房地產、建筑。消費的新大陸也會出現,主要關注其中中低端、二線、區域品牌。成長股中相對占優的是能源建設(綠電和電網),以及緩和通脹矛盾的數字經濟。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