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下午,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最新情況。以下是發布會要點匯總:
廣州一密接者隔離期間轉確診 與此前兩名病例屬同一傳播鏈
2月17日,廣州市通報新增一例境外輸入關聯本土確診病例。在發布會上,廣州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通報了相關情況。
該病例,男,30歲,為15日公布病例的密接者。15日,作為密接者閉環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隔離;16日,在集中隔離點例行核酸檢測初篩陽性,經市、區疾控中心重新采樣復核結果均為陽性。據流行病學調查研判,該病例與本輪疫情前兩名病例屬同一傳播鏈條。
目前此病例已閉環轉運至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隔離治療,經醫療救治專家組綜合臨床、影像學表現和實驗室檢測結果,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病情穩定。
截至2月17日12時,全市累計甄別密切接觸者848人、次密接者965人,均已納入管理,并采集核酸,除15日公布的病例2和今日公布的病例為陽性外,其余結果均為陰性;重點人群已全部落實賦“黃碼”及發提醒短信等管控措施;無新增重點場所;涉及本輪疫情的天河、花都、番禺、南沙重點區域共完成核酸采樣112153人,結果均為陰性。
廣州:本輪疫情代際傳播速度快,毒株傳染性增加30%
廣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周斌介紹,廣州今天通報的這例陽性病例,包含兩個重要的流調溯源信息:一是此病例與病例1、病例2接觸到檢出核酸陽性的時間不到2天時間,代際傳播速度很快;另一個就是病例1的基因測序結果顯示為奧密克戎亞變體BA.2毒株。2月15日,世衛組織就在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學報告中就指出,亞變體BA.2毒株比原始毒株BA.1的傳染性增加了30%,這在廣州這次的疫情中也得到了體現。張周斌認為,這兩個信息再次驗證,24小時內的人群排查、場所管控、核酸篩查對疫情控制十分關鍵。
從疫情防控的角度,除了對密接次密接隔離管控外,對“黃碼”重點人群開展居家健康監測7天3次核酸檢測和7天自我健康監測的重要性。張周斌認為,主要體現在“早”和“全”。一方面第1、3天的核酸檢測可以將感染者盡早篩查出來,減少家庭和社會層面的傳播;另一方面第7天的再次核酸檢測和總計14天的健康監測組合拳,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傳播風險期內的全覆蓋管理。
5G助力廣州疫情防控信息 傳遞可反饋 閱讀率超過80%
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梁文謙介紹,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5G技術大容量、強交互的作用,運用5G消息向健康碼黃碼人員和重點人群定向發送風險提醒。市民收到消息后,可以查看廣州市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填報核酸檢測結果,也可以通過5G消息鏈接到“穗好辦”App,掌握核酸檢測點服務消息,并能一鍵獲取最優路線。
2月16日,向健康碼黃碼人員和重點人群發出5G消息后,4個小時內,閱讀率超過80%,更好地保障了廣州市疫情防控政策的知曉度。對比傳統的文字短信,5G消息內容形式更為豐富,也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不僅能幫助群眾更快捷了解防控政策、更方便反饋核酸檢測情況、更直觀掌握核酸檢測點位置,也能讓有關部門及時掌握提醒消息推送效果。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