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初,貝萊德、伯克希爾哈撒韋、橋水、高瓴等多家資管巨頭陸續提交13F報告,披露四季度持倉情況,多家中概股獲機構加倉“紅包”。
從持倉變化來看,在過去的這一季度,資金整體上顯示出對硬科技、經濟復蘇等板塊或概念的青睞;中概股方面,部分行業龍頭被機構大幅調倉,但個股倉位變化存在明顯分歧。貝萊德四季度增持阿里巴巴344萬股,增持拼多多43萬股,同時對京東進行大幅減持,持倉比例下降79%;橋水季度內新買入的股票中,最多的六只均為各自賽道的頭部中概股,分別為滴滴出行、阿里巴巴、陸金所控股、新東方、拼多多與京東,增持比例在13%~39%不等,延續其近年來加倉中國的投資策略。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季度收獲外資機構“紅包”的中概股中,陸金所控股(NYSE: LU)近日走出一條頗為亮眼的修復曲線,疊加近期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納入的利好消息,截至2月16日收盤,其股價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12.5個百分點。自2月10日被宣布納入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以來至17日盤前,已上漲近30%。
橋水創始人、聯席董事長兼聯席首席投資官瑞·達利歐去年8月曾刊文稱,部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個別行業所面臨的政策波動存在誤讀,并認為中國政策制定者的行動方針“從未改變”,中國一向支持資本市場高速發展,并對外國投資者保持開放態度,從而投資者應“關注趨勢方向,而不是對政策的波動加以誤解或過度關注”。
公開信息顯示,陸金所控股定位于科技驅動型個人金融服務平臺,聚焦服務于中國小微企業主未被滿足的經營性融資需求,同時為中產大眾提供財富信息服務。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線背景下,陸金所控股緊密貼合政策導向,運用科技手段,提升小微融資體驗,切實解決“融資難”問題;并為日益多元化、精細化的理財需求提供周到、全面的財富信息服務。
自2020年10月上市以來,陸金所控股延續穩健發展勢頭,據其最新季報,2021年第三季度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21.8%,達人民幣159.24億元,實現凈利潤人民幣41.15億元,剔除20年同期一次性費用影響,同比增長18.1%;報告期內超八成新增貸款流向小微企業主。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