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跌媽不認”,葛蘭管理的一只公募基金產品在螞蟻財富“摘牌”更是擾動了整個基金市場,與此同時,“固收+”登上C位。
那么,“固收+”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被基民買到置頂,未來又會怎樣?或許是投資者越加關注的問題。
葛蘭“撤榜”,“固收+”上C位
周末,就有投資者發現,支付寶上金選榜單的各種維度排名已把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隱藏起來。此前,周銷量榜單顯示,該基金排名第一,近一年跌幅超過30%,近一周超30萬人購買。
對此,螞蟻財富14日早間回復記者稱,螞蟻財富金選榜單里的“周銷售排行”是以周為維度的投資者申購的客觀數據。最近隨著市場波動,投資者開始較多配置穩健的固收及固收+產品。
螞蟻財富還表示,金選致力于在均衡配置和行業、風格賽道上都選出長期相對優秀、有超額回報的基金,但短期內的收益相當大程度仍取決于市場波動。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也建議投資者在給予耐心的情況下,不要單押賽道,更多地關注均衡配置型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螞蟻財富強調了“固收及固收+”和“均衡配置型基金”。事實上,“固收+”并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基金類別,而是一種營銷概念:以“固收”來打底,主要投資于存款、利率債、信用債等固定收益類資產,用來獲得固定收益;“+”部分一般投資于權益類資產,也可投資于其他策略,來實現收益的增厚。
從螞蟻財富金選最新的周銷量榜單可以看到,近一周排名第一的為天弘永利債B,這是一只二級債基,該基金近一年上漲11.37%,近一周超10萬人購買;排名第三的是招商鑫福中短債債券C,被視為貨幣基金的一種替代,該基金近一年上漲5.09%,近一周超9萬人購買。
天弘基金表示,資管新規實施以后,理財產品逐步向凈值化轉型,低風險理財產品打破保本光環,很難滿足普通投資者追求穩健收益的理財需求。而“固收+”產品通過多資產配置、多策略運用,控制組合的整體波動,亦將是居民理財需求的重要載體。相比股票基金的收益波動,“固收+”基金在震蕩行情下表現更加穩健。
據Choice數據,近兩年,“固收+”產品迎來了“井噴式”發展,2021年新發行的相關基金超過5萬億元,是2018年的15倍。收益方面,2021年,市場上有90%以上的“固收+”基金取得正收益,平均回報率5%以上,有30多只年收益率超20%。
謹慎看待債市
分類來看,偏債混合、一級債基和二級債基都可以稱為“固收+”,其中,一級債基只配置“固收+可轉債”;二級債基在前者的基礎上可配倉位20%以內的權益資產(股票);偏債混合基金則為“固收+可轉債+打新+股票+衍生品”,權益資產倉位為20%~40%;偏債FOF基金中,“固收+”的策略是“固收(債基和債券)+股票(股基+股票)+可轉債+打新”,權益資產倉位是30%以內。
也就是說,債券是“固收+”的基礎、底倉,但業內對于2022年債市并不很看好。長城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經理魏建認為,上周披露的1月金融數據堅定了對債市謹慎的看法。金融數據實打實地反映了寬信用已經“在路上”,海外通脹和貨幣政策退出預期對市場帶來的壓力仍存,債市從超買到回歸需要一定時間,長久期組合可考慮擇機降低久期,短久期組合可繼續等待收益率回升后的配置時機。
平安基金固定收益投資中心投資副總監周恩源表示,2022年的債市會延續小牛市,但不會特別高,同時市場震蕩幅度會較大。
“債券的收益是兩部分構成,一是票息收益,目前可以清晰看到,今年年初票息市場收益率比去年年初低不少。二是資本利得,即市場波動導致的價格波動,去年年初債券市場偏熊市定價,但年內完成了熊轉牛的定價,定價體系進一步往下打,今年央行要持續多次降息難度也比較大,因此,債券收益率下行的資本利得空間縮窄。”周恩源解釋稱。
“+”的部分通常為轉債和股票,它們既是錦上添花,也加強了風險資產。在行情好的年份,可轉債基能夠提供堪比權益類基金的收益,例如2021年,前海開源可轉債債券收益率接近50%,大成可轉債增強債券、華寶可轉債債券、南方昌元轉債、融通可轉債債券等債基年度收益率均在30%以上。
有業內人士認為,轉債市場的火熱和“固收+”產品的大量發行是有極高相關度的。但是相關產品的快速擴容,對應的資產標的并沒有相應增加,這會推高相應資產的估值,轉債就是在“固收+”產品的推動下,走向了極高的估值水平,交易非常擁擠。
“在本來高成交量就集中于前200只的轉債市場中,一旦有對應基金贖回,基金經理拋售轉債可能會有價無市,只能用更低的價格換取流動性。”該人士認為轉債的風險在于此。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