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2北京冬奧會的主火炬在晶瑩剔透的雪花中被點亮,中國冰雪經濟的熱力也撲面而來。虎年春節以“滑雪”為關鍵詞的搜索量節節高,冰雪主題游更是成為2022的旅游復蘇劑,持續升溫!
2013年,中國奧委會首次提出將通過舉辦冬奧會“帶動3億人上冰雪”的目標。至2021年10月,全國居民冰雪運動參與率達到了24.56%,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已達到3.46億人。
冬奧和全球滑雪產業遷徙有什么關聯?北京冬奧又會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冰雪市場帶來怎樣的助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冬奧引領全球滑雪產業的遷徙之路
縱觀全球滑雪產業發展歷史,從 19 世紀的法國、瑞士,到20世紀中葉的北美,再到20世紀70年代的日韓,如今到以中國市場為代表的全球范圍,滑雪產業每一次“破圈發展”的背后,都有著冬奧會的助力。1960年加州冬奧會讓美國的滑雪人數開始激增,使其成為滑雪大國,1972年的北海道冬奧會也曾在日本全國興起滑雪狂潮。
而中國的冰雪經濟在2015年冬奧申辦成功后也進入了爆發式增長。這些關鍵時點都重塑了全球滑雪產業版圖。
全球滑雪版圖
截止2021年,全球滑雪場5716家,主要分布在美、法、澳、日本、意大利、瑞士、加拿大、德國、捷克、中國。而超百萬人次的滑雪場主要分布在以奧地利為首的阿爾卑斯地區,該地區同時也是擁有滑雪人次最多的地區。
阿爾卑斯地區:全球滑雪重心
冬奧會促進了舉辦地冰雪產業的發展,但想要擁有龐大的市場,獨占鰲頭,還得靠得天獨厚的雪質條件、大眾消費能力的提升和人工造雪等技術革命。阿爾卑斯山位于北緯37度黃金線上,除了常年不化的優良雪質,還有從十一月到來年五月初的超長雪季。高海拔冰川下的雪場比比皆是,光是依托阿爾卑斯山的瑞士,就擁有幾百個滑雪場。包括瑞士在內的其他坐擁百萬人次滑雪場的國家和地區,除了具備深厚的滑雪文化和領跑全球的先進滑雪設備,還需要當地乃至地區周圍居民的消費能力。在2020世界各國人均GDP排名前30的國家里,瑞士、美國、瑞典、奧地利、加拿大、法國、意大利均位列其中。
滑雪場數、硬件設施和滑雪者參與率的正相關性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滑雪市場,阿爾卑斯山區的滑雪場占有了全球44%的滑雪人次數,這個地區的設施也是最齊備和先進的,擁有超過一萬條索道。在《2019全球滑雪市場報告》中,可以清楚看到,這種滑雪場數、硬件設施和滑雪者參與率的正相關性也覆蓋到了包括亞太、西歐、東歐、美洲在內的其他地區。
從國家來看,擁有提升設備最多的國家是奧地利和法國,它們同時也是擁有超過百萬人次滑雪場數量最多的國家,分別擁有16家和13 家。在滑雪人口年均滑雪次數上,奧地利同樣以滑雪年均人次6次占據榜首。美國、瑞士、加拿大等國也位居前列。而中國滑雪人口年均滑雪次數僅為1.49次,與歐美日等滑雪強國仍有不小差距。
中國或成未來重要市場
由于自然條件和起步晚等因素,與滑雪市場成熟的國家比,中國滑雪市場人數少,人口滲透率還較低。根據《2020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中國人口基數大,但五年平均滑雪人數1704 萬人次,僅排在全球第8位。
衡量一個國家滑雪市場成熟與否,有一個關鍵數據是滑雪滲透率,即滑雪人口占國家總人口的比例,中國這一數據僅為1%,還遠低于冰雪強國,可以看出,中國的滑雪文化還有待興起,而這次北京冬奧會就是一個好的契機。
中國冰雪產業潛力大、發展快
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大大帶動了冰雪產業的發展。報告顯示,從2014年到2019年,不管是滑雪人次還是滑雪場數量,幾乎都翻了一番。同時,中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從2014年的1892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4235億元,是全球滑雪市場中唯一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在此期間,市場裝備規模實現了近四倍的增長。《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8至2019冰雪季,中國冰雪旅游人數達到2.24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約為3860億元,預計到“十四五”規劃末期的2025年,我國冰雪旅游人數將超過5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過1.1萬億元,冰雪旅游將成為我國冬季旅游和冰雪經濟的核心引擎。
中國滑雪版圖
《2020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中,截至2020年底,我國滑雪裝備市場規模達到127億元。中國室內外滑雪人次1288萬,715家實際對外營業的雪場。而室內滑雪場的數量(36個)更在全球室內滑雪場數排名中位居第一。
就滑雪場數量的地區分布來看,北方省市以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占優。其中,黑龍江省以94家滑雪場排在全國首位;新疆自治區、河北省以65家滑雪場并列第二,同時這兩個區域也是近幾年新建滑雪場的熱點區域。
南冰北展
2020年中國熱門滑雪目的地城市排名中,哈爾濱搜索量最大,穩居第一;而滑雪愛好者來源地排名中,除了北京、天津以外,排名居前的是上海、成都、廣州、深圳等南方城市。同樣《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8至2019冰雪季內,上海游客量位居榜首,人氣最高的旅游路線為哈爾濱、亞布力和雪鄉。北方的天然雪質加上南方的消費觀念,促成了當下盛行的 “南冰北展”。
冰雪奇緣:產業借力冬奧
疫情下的假期,大眾出游普遍近程化。滑雪游也同樣,虎年春節期間周邊用戶的預訂比例高達85%。每十個選擇滑雪的用戶,超過8個就近“家門口”滑雪,這也顯示滑雪運動不再“遙不可及”。冬奧的熱度,帶火了大眾冰雪運動和滑雪產業。谷愛凌進行賽前訓練的成都新都尖峰旱雪四季滑雪場在同程旅行平臺的搜索熱度實時上漲至平日的15倍。
2021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5萬元。未來,體育、旅游、文化消費成為重要的升級方向,冰雪產業在其中受益匪淺。中國旅游研究院也在《報告》中寫道,后奧運時代,冰雪旅游要堅持高質量發展之路,既要傳承中國經典冰雪文化,也要發展面向未來的現代冰雪文化,持續擴大冰雪旅游市場規模,構建現代化冰雪旅游產業體系,既建設好美麗中國,更要創造冰雪目的地的美好生活,滿足游客消費升級和地方發展需要,盡快將中國打造成世界級的冰雪旅游目的地。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