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信托發行、成立規模雙雙下滑,房地產類產品持續縮水。
近日用益信托發布的集合信托數據顯示,受季節性因素與監管影響,1月集合信托發行規模同比下滑41.92%至1266.20億元,成立規模919.72億元,同比減少42.76%。
從結構變化來看,融資類信托占比進一步下滑,而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托產品成立規模環比下滑超過7成,非標業務繼續保持下滑趨勢,標品業務中TOF類產品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業內人士普遍分析,資管新規下行業的整改和轉型還將持續加速,標品業務將是主攻方向。
發行、成立規模雙降,非標下滑近4成
用益信托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2022年1月信托公司共計發行集合信托產品2200款,環比減少12.39%,發行規模1266.20億元,環比減少14.21%。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分析,集合信托發行市場開年遇冷,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季節性因素,在年末沖規模后,信托產品投放有所下滑;二是監管持續收緊,融資類產品的壓降再度被監管強調,融資類產品的投放依舊受限;三是標品信托產品的信息披露問題。據悉,標品信托產品與融資類產品存在諸多不同,很多標品產品不存在固定的募集規模,且發行額度的披露信息相對較少。
受到類似原因的影響,集合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也沖高回落。1月共計成立集合信托產品2301款,環比減少23.88%,同比下滑42.76%;成立規模919.72億元,環比減少25.11%。
具體來看,融資類和事務管理類產品作為主要的通道類業務,規模在監管要求下持續壓降,1月二者成立規模分別為238.46億元、19.61億元,占比分別從去年12月的29.08%、2.85%降至25.93%、2.13%。相比之下,投資類產品雖然成立規模縮水但占比提升至70%以上。“在年末沖規模后,非標類融資類產品的投放減少,投資類產品規模占比回升,其中標品信托以及股權投資類產品以浮動收益型產品為主。”喻智在報告中指出,1月產品功能結構變化也影響了不同收益類型產品的收益波動。數據顯示,1月浮動和固定收益類產品成立規模占比一上一下,前者占比超過45%逐漸逼近固收類。
當前,信托公司的監管壓力只增不減,除了“兩壓一降”的持續加碼,此前有消息稱,部分信托公司收到監管窗口指導,要求暫停涉及雪球類券商收益憑證產品的發行,不允許向C端投資者募集。對此有信托公司內部人士曾對記者表示,雖然其所在單位尚未收到窗口指導,但行業的確面臨重塑,“雪球”類產品在信托領域有退出市場可能。
一直以來,信托產品因為保本高收益、購買門檻高等特點吸引了大量高凈值客戶。但用益信托最新數據顯示,當前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在7%左右,較10年前已經接近腰斬。但有業內人士認為,盡管當前風險頻發,但信托預期收益率相比銀行理財仍保持優勢,在接受“打破剛兌”之后仍有投資者持續青睞相關產品。
地產仍是逾期重災區,標品中TOF是支撐主力
從投資方向來看,在監管要求和“房住不炒”政策影響下,信托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自2019年三季度以來持續下滑,總體規模在去年三季度已經跌破2萬億元。在此之前,部分信托產品借助通道類業務向房地產企業提供融資,與監管目標明顯相悖,浪費資源的同時帶來潛在系統性金融風險。
今年1月,集合信托市場投向房地產領域的產品成立規模降至百億元以下,僅為69.95億元,環比大幅下降72.7%,總體占比從去年12月的20.86%降至7.61%。喻智認為,房地產行業尤其是商品房市場復蘇信號尚未到來,信托公司的相關業務開展比較謹慎。在房地產類信托在房企違約潮的影響下大幅遇冷,目前此類業務仍處于低谷期。
數據顯示,今年1月共發生信托產品違約事件13起,涉及金額72.06億元,其中,工商企業信托項目和房地產信托項目發生風險事件的產品分別為5款和4款,房地產信托產品的違約涉及金額達到55.79億元,占比超過7成。此前據國盛證券曾統計,今年上半年共計有2921億元房地產信托產品到期,境內外融資遇冷背景下其中風險仍值得關注。
其他投資方向中,金融投向的集合信托產品成為1月成立規模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品類。截至1月31日,金融類產品單月成立規模為510.26億元,環比增加15.81%,規模占比從35.88%提升至55.48%。喻智稱,標品業務的快速發展是推動金融類信托產品增長的主要動力,1月集合信托市場延續了2021年以來的趨勢,投向二級市場的信托產品逐漸增加。在監管持續收緊的大背景之下,標品業務成為信托公司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非標業務成立數量及規模大幅下滑的同時,雖然標品信托產品的成立情況表現并不穩定,但整體的募集有上行趨勢。繼去年多家信托公司密集向此類產品發力后,今年1月標品信托產品的成立規模環比增加12.68%,達到388.87億元。作為標品業務中重要的產品類型,1月TOF產品成立數量284款,成立規模154.47億元,規模占比達到39.72%,支撐作用明顯。但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在投研體系的專業化建設方面經驗不足,當前的TOF類產品中,信托公司主動管理的產品比重并不高,多數產品是與私募機構及資管機構等金融主體合作為主。“標品信托產品的信息披露情況相對較少,且投資者對此類產品的接受程度不高,因此現階段的標品信托產品的募集不理想。”喻智分析,隨著轉型加速和投資者教育的深入推進,標品的資金募集預期將會有所改善。
從標品類型來看,今年1月固收類產品成立規模290.02億元,環比增加25.46%,占比超過7成;權益類和混合類產品成立規模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喻智認為,信托公司在固收類標品信托產品方向上具有傳統優勢,但為了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機構同類產品同臺競技,增加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以增厚投資者的投資回報是避不開的發展道路。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周萍也認為,考慮到政策引導疊加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帶來的標準化資產投資機會,預計證券市場信托的規模和占比將持續提升。中國信托業協會披露的2021年三季度數據顯示,在信托五大投資領域中,證券市場的資金信托是唯一規模和占比處于上升通道的業務,投向股票和債券資金的信托產品大幅增長。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