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美國商務部的工業與安全局(BIS)宣布將33家中國實體列入“未經核實名單”(Unverified List,下稱“UVL”),其中無錫藥明生物和上海藥明生物赫然在列,主要涉及生物反應器系統和過濾器這兩大產品。
被列入UVL后,意味著從美國出口商獲取產品存在新限制,與其交易的美國公司也將接受額外調查。
受此打擊,2月8日上午開盤后,藥明生物(02269.HK)港股盤中股價暴跌達到22.77%,從上午10:51起,該公司股票短暫停止買賣。
與此同時,整個藥明系股價紛紛出現大跌,其中藥明康德(02359.HK)港股盤中股價跌幅也超過20%。另外,不少CRO(醫藥外包)公司股價同樣被殃及,如康龍化成(03759.HK)、昭衍新藥(06127.HK)等港股股價盤中跌幅也超過9%。
作為這次事件的主角,藥明生物主要是為生物藥的發現、開發及生產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
2月8日早間,藥明生物發布聲明稱,“未經核實的名單”不是更為人熟知的美國“實體名單”或“黑名單”,在過去十年中,公司一直獲得美國商務部批準進口部分一次性生物反應器控制器和中空纖維過濾器,公司也遵守所有美國出口管制法規,不會將這些物品再出口或轉售給任何其他企業。
藥明生物表示,由于上海和無錫的設施建設后不需要此類設備,因此對公司的進口影響非常小,該事件對公司的業務或對全球合作伙伴的持續服務沒有影響。
緊接著,在之后召開的電話會議上,藥明生物執行董事兼CEO陳智勝在回復投資者問答時表示,美國商務部兩年前就要來檢查,但因新冠疫情無法來現場,就將公司放到了清單上。
“如果可以,希望美國商務部能像FDA一樣,派在中國的工作人員來檢查。”陳智勝表示,公司有嚴格的內控政策,合法合規,不會把產品轉到其他公司使用,并有信心解決此次問題。
陳智勝表示,除了耗材,公司近兩年沒有名單里的產品需求,生物反應器系統、過濾器目前有4家供應商,公司超濾膜包(即“中空纖維過濾器”)的采購中,美國和歐洲各占50%,成本沒有差別。“目前公司可以應對的預案是,設備買歐洲或者中國的,耗材買歐洲或者日本的,其余產品進口沒有限制。不銹鋼架與控制系統、超濾膜包是國產化最難的兩個點,國內要1-2年才能生產出來。”
陳智勝亦表示,目前公司在美國的律師團隊正在協調,也會與美國商務部進行談判,該事件對公司業務沒有任何影響。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