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虎年第一個交日易開盤后,沛嘉醫療(9996.HK)股價上漲超過7%,心通醫療(2160.HK)股價也上漲超過2%。
2022年伊始,心血管器械領域就迎來了資本大爆發。多家國內醫療初創企業宣布了重磅項目的收購,為搶占未來市場提前布局。
J- valve瓣膜
2月5日,健適醫療宣布收購心臟瓣膜公司蘇州杰成醫療,曾作為國內經導管主動脈瓣膜TAVR器械的引領者,杰成醫療因與投資人的矛盾面臨解散。第一財經記者從業內了解到,這項收購的交易金額預計達到20億元人民幣左右。
就在上個月,杰成醫療對標的美國創新醫療公司JenaValve已經與沛嘉醫療簽署獨占許可協議。沛嘉醫療將在大中華區制造、開發和商業化JenaValve的TAVR器械產品Trilogy。
中國大多數醫療器械創新企業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但正在迅速增長。根據沛嘉醫療最新公布的財報,2021年公司收入約人民幣1.54億元,同比增長達253.2%。公司稱,收入的增加主要由于第一代及第二代TAVR產品的商業化。
在國際上,行業已經達成共識,認為瓣膜將引領未來心血管高值耗材領域的發展,成為繼冠脈支架之后新的“英雄地”。 據TCT(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會議)預測,2025年主動脈瓣膜的經濟價值就將超越冠脈支架。
全球TAVR市場高度集中,主要以美敦力和愛德華生命科學公司的瓣膜最具代表性。美國投資觀察人士克萊默(Jim Cramer)近日特別指出了愛德華生命科學公司在市場上的投資潛力,他預計,TAVR市場會在未來幾年擴大,這對于目前資本市場估值偏低的醫療器械公司而言,是很好的投資機會。
醫療器械行業經歷了巨大的動蕩。沛嘉醫療的股價已從一年前的近30港元,跌至目前的不到12港元;心通醫療的股價更是從一年前的20多港元,跌至目前的3港元;啟明醫療股價也從一年前的近90港元,跌至目前28港元左右。
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F&S)預計, 到2025年中國主動脈瓣患者將由2018年的800萬人增加至2025年的930萬人, TAVR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65%, 市場規模接近10億美元。
除了TAVR之外,中國企業也開始提前布局發展尚處研發早期階段的二尖瓣和三尖瓣領域。上個月,啟明醫療宣布完成對以色列醫療企業Cardiovalve的100%股權收購,總對價約3億美元,創下中國創新器械行業最大的的海外并購項目之一。Cardiovalve正在研發一款同時可治療二尖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的經導管介入瓣膜置換的創新系統,但該產品預計要在2026年左右才能在美國獲批上市。
針對中國資本的加速收購和擴張,一位醫療器械行業資深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些從外企出來創業的高管,往往習慣了在外企的工作方式,迷信他們在外企品牌下擁有的渠道和銷售能力,眼里只看到現成產品,而沒有長期布局,甚至懼怕創新的產品。”
上述人士認為,企業僅憑借收購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原始創新。“他們不知道,一家企業如果沒有長遠規劃,只做風險小的產品,未來會成為最大的風險。”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收購成熟公司的好處是有生產,有銷售,避免了產品難以落地的風險。”一位醫療器械公司創始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同企業有不同的發展策略,比如一些平臺型的公司生來就是玩資本的,這和研發型的企業不一樣。”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