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一周出差六天,就要連著做五天核酸,還得經常躲避帶星號的城市(編者注:指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的城市)。”
作為洋浦國際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下稱“洋浦國際”)副總裁,張喆需要經常出差招商引資,2021年,受疫情管控影響,公司招商工作受到了較大挑戰。
但張喆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介紹,通過充分利用海南自貿港先行區的政策紅利,去年全年,洋浦國際依然取得對接企業數量3000余家,新引進落地全球500強、中國500強企業15家的招商成績。
洋浦經濟開發區也因此成為全國最具投資熱度的土地。2021年,洋浦主要經濟指標綜合排名位居海南全省第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4.2%,是全國增速的4倍還多。
疫情管控下無法觸及的市場
加入洋浦國際之前,張喆曾任上海航運和金融產業基地常務副總裁,還曾歷任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經信委高級研究員、西門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供應鏈運營總監(北方區)及全球一體化項目負責人(中國區)等職務。
2020年5月8日,洋浦國際正式成立,張喆離開了生活16年的上海,首次踏足洋浦。在高鐵車站,習慣了大城市生活的他發現叫不到網約車、出租車,最后只好坐當地慣用的交通工具三輪車,一路顛簸來到洋浦國際所在地。
作為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獨資設立的公司,洋浦國際自誕生之日起,就擔負著推動洋浦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為海南自貿港先行區招引優質市場要素的重任。
洋浦經濟開發區是于1992年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在地理上位于宋代大文豪蘇軾眼中的“第二個故鄉”儋州市。
海南自貿港成立兩年后,2020年,洋浦經濟開發區迎來更多新機:作為承接自貿港政策的先行區、示范區,“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加工增值免關稅、國際船籍港、保稅油等多項政策先行先試。
然而,2021年,疫情管控對洋浦國際招商工作帶了不小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招商的范圍和效率兩方面。”張喆說,“在范圍方面,我們出國出不去,遠的歐美不說了,近的比如中國香港、新加坡和東南亞其他國家,這些市場我們都跑不出去,導致廣闊的市場我們無法觸及。”
在效率方面,張喆向第一財經記者舉例,去年,洋浦國際談了一家全球500強的外企,該公司打算在洋浦投資一家國內咖啡加工中心,通過從國外進口咖啡生豆在洋浦加工成熟豆,可以省去大約8%的關稅。但受疫情影響,該企業在新加坡和歐洲的決策層無法到洋浦現場考察,導致無法作出投資決策,項目進展緩慢。
在這種情況下,洋浦國際不得不在招商策略上因時制宜、因人而異。“我們分兩步走,一是國內有不少優質的外向型企業,普遍贏得了國外企業的信任,這類企業對國情、政策也比較熟悉,洋浦國際協同該類企業聯合招商,推動合資項目落地。商業模式可以是國內企業控股負責生產和銷售,外資企業負責原材料和供應鏈。疫情緩解后,雙方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一定的股份轉讓。”張喆說,“二是如果外資企業希望在洋浦設立獨資公司,我們就先把能做的做好,比如商業邏輯、盈利模式、工廠落地條件等,先通過其國內代表處或者線上會議做好前期溝通,等到疫情緩解,我們可以立即進入下一個階段。”
“押寶押對了”
到洋浦國際后,張喆和他的同事們發現,洋浦的產業招商,一定要跳出洋浦看洋浦,跳出海南從亞太乃至全球范圍來找出比較優勢。“舉個例子,先進制造業發展受產業鏈不完備、物流成本高、產業工人少、遠離產銷地等因素影響,整體上,洋浦和長三角、珠三角乃至成渝和北部灣地區有一定距離,但也不是絕對。”他說。
那么,洋浦的優勢究竟在哪兒?
為此,張喆和他的同事先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里100多條政策進行梳理,并反復向市場求證,發現一條對海南產業發展政策適用性非常強的政策: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
另外,疊加“雙15”(企業所得稅率15%和高收入人群個人所得稅率15%政策)、進口生產設備免關稅等優惠政策,他們發現,洋浦在高關稅進口產品的加工貿易領域具有全球比較優勢。
以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為例,2020年6月1日發布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規定,對鼓勵類產業生產的不含進口料件或含進口料件在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超過30%(含)的貨物,在“二線”進入內地免征進口關稅。這一重大政策落地,讓企業在短期內得到了“真金白銀”。
“2021年,洋浦國際圍繞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紅利,重點對接健康食品產業。一方面,國內進口食品市場每年保持近20%的增長,個別品類復合增長率近60%,市場足夠巨大,需求足夠旺盛。另一方面,食品關稅普遍在8%~30%期間,食品的政策適用性很強。”張喆說,“我們圍繞精品肉類、健康油脂、咖啡奶酪等高關稅產品招商,精準對接邦吉、路易達孚、中糧、JBS、美利華等國內外500強食品巨頭,其中大莊園、龍大美食等項目在2022年將逐步投產。”
為了更便于招商,2021年,洋浦國際成立了健康食品事業部和貿易金融事業部。關于第二個部門,張喆解釋說:“自貿港的建設,實體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貿易,少不了金融。”這兩個部門的成立,給洋浦國際的招商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021年,洋浦國際全年累計完成貿易結算額2013.8億元,占洋浦經濟開發區全區的42.1%;實際利用外資1.48億美元,占全區的83.6%;累計完成外貿進出口額190.6億元,占全區的27.12%。全年實際引進產業項目23個,實際簽約項目數量占全區的82.1%、協議投資額占全區的92.5%。
“在這2013.8億元里面,有1500億元是貿易金融部僅僅3個同事的招商成果,成績非常突出。”張喆說,“回過頭去看,我們當時成立這兩個部門,押寶押對了。”
到洋浦一年后,2021年,張喆發現洋浦終于有了自己的網約車、代駕、外賣和出租車,交通工具從“三輪子”變成“四輪子”,時速從30公里變成120公里。
而這些,正是洋浦這座中國最南端保稅港區日新月異的生動細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