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訊、比亞迪對外宣布反腐舞弊案后,位于深圳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翰宇藥業(300199.SZ)也對外公布了反腐“成果”。
經歷了長達一年的高管團隊“換血”后,2022年1月25日下午,翰宇藥業公告稱,從公安司法機關獲悉,公司原董事、總裁袁建成因涉嫌職務犯罪已被批準逮捕,原董事、董事會秘書、副總裁朱文豐因涉嫌職務侵占已被刑事拘留,所涉事項與其在公司任職期間有關。
翰宇藥業專注于醫藥行業細分領域多肽藥業產業鏈,系一家專業從事多肽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于2011年深交所IPO,公司在全球多肽藥業領域頗具影響力,實際控制人為曾少貴家族“三兄弟”。
第一財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從目前調查的情況來看,上述2人所涉事項均系獨立案件,但是否存在交叉,具體司法機關仍在進一步偵查中。
(翰宇藥業(深圳)南山總部,來源:公司官網)
兩高管身陷囹圄背后
翰宇藥業在年報中稱,公司是國內多肽藥物巨頭,自2011年IPO以來已擁有24個多肽藥物,9個新藥證書,17件臨床批件。公司還稱,“憑借在多肽領域的研發優勢、過硬產品質量以及國際標準化生產基地的投入,翰宇藥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擁有較高的認可度”。
此次被逮捕的袁建成,與翰宇藥業的淵源,要從上市公司初創期說起。
現年59歲的袁建成是翰宇藥業“老人”,早年系醫師出身,并曾是這家公司的核心研發人員。
翰宇藥業招股書披露了袁建成在這家上市公司的經歷。袁建成曾早期參與了翰宇藥業的多肽藥物研發,而上市公司早期的多肽藥物研發技術來源于深圳市翰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翰宇藥業股東,下稱“翰宇生物”)。
據招股書,翰宇生物成立于1998年6月5日,成立之初僅有3名員工,主要業務是從事一種多肽類一類新藥的開發。鑒于當時國內多肽藥物開發技術非常不成熟,公司也并不具備技術、設備、人才等條件,許多研究工作如產品合成、工藝研究、質量研究全部委托給國外公司完成,而藥效學、藥代動力學、毒理學等研究則委托給國內的公司進行。
招股書還稱,通過2年多的運營、探索,翰宇生物發現這種研發模式存在成本高、進度慢、對外交流困難等諸多問題,同時一類新藥的研究開發也有巨大的技術和經營風險,“關鍵是缺乏核心競爭力,即技術和人才的支撐。”
2000年底,翰宇生物決定成立自己的多肽藥物研究實驗室,并引進了幾名在有機化學合成基礎較好的技術人員,一方面進行原有的一類多肽新藥的開發,另一方面通過實驗室培養自有的技術人才。彼時,袁建成在美國留學。
“袁建成當時在美國也不斷提供國外在多肽藥物技術領域方面的最新進展,指導實驗室的研究開發和運營。”翰宇藥業招股書稱。
2002年,袁建成回國后,針對一類多肽新藥的研究實驗結果,提出了“以短養長”的發展思路,即先從仿制藥生產和客戶肽服務著手,立足建立技術平臺,掌握多肽藥物規模化生產方面的核心技術,培養自身的核心技術人才。多肽實驗室規模迅速擴大,技術人員也擴大到20余人。
公開履歷顯示,袁建成回國后擔任第三軍醫大學全軍燒傷研究所副所長,2004年起擔任翰宇生物副總裁,并在2007至2019年,長期擔任翰宇藥業總裁。不過,袁建成已于2019年8月離職。
袁建成除了長期擔任翰宇藥業總裁外,還持有公司股權。招股書稱,袁建成直接持有翰宇生物2.25%的股權,以及擁有翰宇藥業發起人——深圳市豐成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豐成投資)34.70%的股權。豐成投資股東為曾少彬等12名自然人,該12名自然人股東絕大多數為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及其他核心人員。
而翰宇藥業的實際控制人是曾少貴、曾少強及曾少彬3位自然人,他們三者為兄弟關系,且均為公司股東,三者合計直接持有公司66.257%的股份,占絕對控股地位。經過多年發展,至今,曾氏三兄弟依然是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招股書稱,袁建成等人在多肽藥物行業具有多年的研發、管理及市場推廣經驗,對公司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把握起到了關鍵作用,“若上述核心管理人員發生重大變動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本公司存在對關鍵管理人員的依賴風險。”
上述知情人士稱,雖然袁建成當初雖然不是翰宇藥業核心研發負責人,但也是核心研發人員。“曾少貴家族一直很重視研發人才,因此當初對袁建成也頗為尊重,除了給予非常高的職務外,還分配有股權,可是最后他卻走上了涉嫌違法的不歸路。”該人士稱。
對藥企和醫療上市公司而言,遭遇核心研發人員的“叛變”,往往會讓公司陷入被動境地。而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袁建成離職后,曾利用自己的身份向有關部門對翰宇藥業進行舉報,由此公司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
另外,上述朱文豐是在2016年4月履職翰宇藥業的。2016年4月,翰宇藥業原董秘全衡離職,朱文豐替補成為公司董秘。
朱文豐早年是記者出身,曾任職于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于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先后擔任記者、獨立制片人,統管三個欄目,獲深圳廣電集團十年十佳制片人(獨立),當時擔任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副總裁。
袁建成和朱文豐到底因為何事身陷囹圄?翰宇藥業并未詳盡透露。“原董事、總裁袁建成所涉及的職務犯罪資金現已追回3600余萬元。”翰宇藥業僅稱,以上案件均為公司內部自查發現并向公安機關報案,目前案件尚處于公安司法機關偵查當中。
不過,翰宇藥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之所向公關機關報案,主要是上述2人違反了公司相關的反腐條例,董事會不得不“刮骨療毒”,以維護全體股東和投資者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袁建成和朱文豐,2021年曾被深圳證監局出具警示函。2021年1月5日,翰宇藥業披露深圳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深圳證監局在自2020年8月起對翰宇藥業進行的現場檢查發現,翰宇藥業董事會、股東大會運作不規范,并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等問題。內部控制及財務核算存在問題,包括部分銷售產品批號與退貨產品批號不一致,導致存貨管理混亂,不能準確核算存貨庫齡,從而影響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準確性;未對資本化研發支出進行減值測試等。
深圳證監局指出,袁建成于2009年11月至2019年8月擔任翰宇藥業董事及總裁,對前述問題負有主要責任。朱文豐于2016年4月擔任翰宇藥業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對前述公司治理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及時的問題負有主要責任。深圳證監局決定對袁建成、朱文豐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內部“換血”、整改
上述翰宇藥業內部人士稱,公司對貪腐行為“零容忍”,將嚴格加強內控建設,進一步提高治理水平,建立健全預防機制、調查機制與問責制度,堅決打擊有損上市公司利益的違法行為,對貪腐行為“零容忍”,同時公司將持續關注上述事項的進展情況,并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及時履行信披義務。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近一年來,翰宇藥業持續加強內部管控,對原高管團隊進行“換血”、“清洗”,最近公司又宣布了新的董事會秘書人選。
翰宇藥業1月25日公告,公司董事會同意聘任楊笛為董事會秘書、李娉娉為證券事務代表。“翰宇這一年的反腐敗,換了幾乎整個原高管團隊,包括證券部全換,大面積計提,股價一度到了歷史新低。”瀚宇藥業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21年來公司進行戰略梳理,走仿創結合戰略,全面提速一致性評價,推動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新冠多肽鼻噴劑新藥。
翰宇藥業透露,2020年,公司針對研發部門進行了組織結構優化,強化了研發中心的技術力量,為公司的研發優勢保持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公司重視研發投入,長期保持較高研發經費的支出,注重研發隊伍建設。”
在多肽藥物研發領域成為行業“冠軍”之后,2020年,翰宇藥業又布局新冠藥物研發領域。2020年12月起,公司技術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一同交流、探索多肽類藥物研究方向。
2021年11月,翰宇藥業公告稱,為助力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基于近一年來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在多肽新冠藥物的技術交流與合作,雙方擬合作開發新型冠狀病毒多肽鼻噴劑藥物。彼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以高福視頻方式現身參加雙方簽約。
翰宇藥業稱,中科院微研所擬將“一種抗新型冠狀病毒的多肽及其應用”的專利申請技術(專利申請號:202110939740.1)中6條多肽序列以全球獨占許可方式許可給翰宇藥業,項目總金額6500萬元。
前段時間,翰宇藥業股價大漲,獲得投資者關注。翰宇藥業發布風險提示稱,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開發新型冠狀病毒多肽鼻噴劑藥物,后續還需要開展新冠病毒及其變異體的活毒實驗、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藥學研究以及市場推廣等多個環節,存在臨床進度及有效性不達預期的風險。
不過,1月25日,翰宇藥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表示,公司的鼻噴項目已于2021年12月31日晚間,緊急完成相關專利國內及國際(PCT專利)聯合申報,“為加快項目落地,新冠多肽鼻噴劑藥物項目團隊已經安排落實好了春節期間加班,已在為原料藥規模化生產、制劑研究、臨床研究、以及后續的產業化做相關工作。”
截至1月15日收盤,翰宇藥業報收13.53元,下跌17.95%,總市值達124.06億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