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穩增長背景下,提振較為疲軟的國內消費是當前重要任務之一。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強調在精準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春節、元宵節等傳統佳節消費旺季契機,適應居民消費習慣變化和提質升級需要,挖掘消費熱點和增長點,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推動實現一季度經濟平穩開局。
具體來看,主要提出了10個方面的工作舉措,包括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滿足居民節日消費需求、打造線上節慶消費提質升級版、有效拓展縣域鄉村消費、大力提升文旅休閑服務供給、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以及提出紓困中小微企業和對困難群眾等群體基本生活消費全力保障。可以說,相關舉措很有針對性,今春提振消費是有希望的。
之所以重點提出促進消費,除了穩增長的需要和貫徹落實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決策部署,另一個重要背景是,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中國經濟恢復狀況,居民消費一直滯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前11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9554億元,僅比2019年1~11月份增長8.2%,滯后于GDP及其他指標的增速。從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看,剛剛公布的12月份CPI同比僅上漲1.5%,環比則下降0.3%;2021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0.9%,且這一數據的背后,是2021年全年生產價格指數(PPI)大漲8.1%,以及人民幣貸款余額192.69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可見,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尚未傳導至下游,流動性相對寬松充裕也沒有影響到物價。
內需未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影響因素很多,最近一年多以來國內仍存在散發性疫情讓人員、物資流動受阻,文旅等部分行業經營出現危機,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當前,若要促進節日消費,推動實現一季度經濟平穩開局,務必要將這一因素的影響降至最低。
2022年春運自1月17日開始,這是一年一度規模最大的人員流動時節,也將帶動巨大的文旅和出行返鄉消費。眾所周知,目前部分地區仍存在散發式疫情,需要通過精準防控,保障人員合理流動。
從現狀看,部分地區擅自加碼等違背中央層面疫情防控精神的行為并不少見。其中最為顯著的是,包括國家衛健委和發改委都強調低風險地區要保障居民合理流動、正常消費,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也及時更新中高風險地區名單,但一些地方仍然擅自擴大中高風險區域。比如,目前上海的中風險地區僅靜安區愚園路228號,不過部分省市對來自上海市靜安區乃至整個上海市的人員都視同中風險地區,所涉人員可能是百倍以上,上海是春節期間人口流入流出的主要地區,擅自擴大中高風險區域對消費的影響顯而易見。
類似的行為還有,一出現病例就大面積關店、禁止人員上街等,這對相關行業殺傷力很大。其實,這些行為都屬于一刀切式的懶政,本質上是一些地方政府官員更在乎“位子”而非對經濟的影響。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亦明確,防疫交通管控絕不能簡單化,嚴禁擅自在高速公路省界主線設置疫情防控檢查點,縣、鄉、村不得擅自阻斷或隔離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要層層落實,而不是層層加碼,不能影響各類重點物資運輸和人民群眾生活。”
春節、元宵節是國人的傳統佳節和消費旺季,對于提振內需和實現一季度經濟良好開局至關重要。正確的做法是有針對性地優化消費環境,并在精準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減少不合理防控舉措對居民消費的人為阻礙。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