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靜安寺街道流調組的負責人,江泰平已經整整一周沒有回家。
15日深夜,北京時間23點17分,上海靜安寺街道黨政辦公室主任江泰平仍坐在辦公桌前,焦急等待著工作人員將一整天的流調數據歸總回來。
“流調(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決不能過夜。”江泰平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需要對當日的流調數據進行有效梳理、歸整并傳報給區疾控單位,才能在第二天開始新一輪流調。
記者了解到,隨著“1月11日報告的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系靜安區愚園路228號的某奶茶店服務人員”信息發布,靜安寺街道范圍內的整體防控工作也同步升級。這包括區域內封控樓宇的防疫管理、物資保障,新冠確診病例密接、次密接的調查,防疫政策的動態傳遞等一系列工作。
數據顯示,靜安寺街道轄區1.57平方公里內,現有戶籍人口約3.7萬人、非戶籍居住人數約1.6萬人,樓宇、社區單位、沿街商鋪等從業人員約9萬人;總數約14.3萬人的流調工作,對街道基層工作人員是一次莫大的考驗。
人均每日撥打幾十通電話
事實上,新冠病例的排查協查,均是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軌跡來判定;流調分三個層次:密接、密接的密接(次密接)、外圍涉及到的風險群體。
記者了解到,當下,“電話流調”是街道參與防疫的主要方式,“上門流調”則主要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疾控直接開展(主要針對密接、次密接,包括上門信息確認、核酸采樣等,以第一時間控制和切斷傳播路徑)。
作為靜安寺街道流調組的負責人,江泰平已經整整一周沒有回家,還在辦公室支起了一個臨時“補覺點”,“每天6~7點就要開始新一天的流調工作,流調關乎到人民的健康安全,每一處細節都至關重要,絲毫不能懈怠;困了、累了,同事們可以稍稍瞇一會兒,然后再繼續工作。”
江泰平負責的流調組分為2個小組,共7~8人,2個小組輪流工作以保證工作不間斷。據江泰平描述,當下流調最為緊迫而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與區疾控的協調分工基礎上,每日針對密接、次密接進行現場、電話的信息補全。這包括了:本人在同場景下的信息補全(本人和密接、次密接在同一場景下存在過),同住人和同行人的信息補全等。
“補全這些信息看似不難,但實施起來并不簡單。”江泰平告訴記者,“我們在致電了解情況時會發現,可能每日都去的超市,若是要被聯絡人回憶幾天前發生的事、回憶當時身邊同行的人,就會比較困難,我們要幫助‘喚醒’他們,盡可能詳細獲取行動軌跡、相關信息。”
圖為江泰平正在進行電話流調。
圖為江泰平和團隊在整理物資。
江泰平表示,小組內人均每日撥打30個以上的流調電話是常態。而盡可能詳細的流調工作難免會引起電話那頭被聯絡人的不滿、不配合。
流調小組成員之一、靜安寺街道工作人員呂東霞告訴記者,她每日須流調20人左右,為了能跑贏病毒傳播速度,每個聯系電話都要連續撥打3次,沒能接通的還要發送短信后再依次撥打,直到打通為止。
“曾有一位女同志在接通電話后特別焦慮惶恐,在完成流調任務后,我又和對方通了10余次電話,幫助她平復情緒,并且順利引導對方積極配合采樣和流調安排。”呂東霞說,解除“警報”后她還收到了對方的感謝短信。這樣的案例在靜安寺街道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流調工作中會遇到不少困難。“考慮到被聯絡人的情緒,我們在電話對方時采取了一些方法,比如,致電時先簡單介紹流調的用意,再比如,提醒并宣傳一些現有的防疫政策,提升被聯絡人的配合度。另外,遇到一些有防御心理的被調查人拒接電話,我們流調組同事會用自己的手機撥過去,打消對方的顧慮。”江泰平說。
“希望對街道流調工作多一些寬容理解”
江泰平告訴第一財經,流調工作除了要針對上述密接、次密接、風險群體的信息作補全外,還能為政策“打補丁”,為轄區范圍內居民、外來人員等提供一些動態調整下的政策信息。
“比如,針對一些封控樓宇的居民,告知他們要遵守‘2+12’原則,即實行2天閉環管理+12天嚴格的社區健康管理,其間分別于第1、2、7、14天進行4次核酸檢測。而針對一些處于自主健康觀察期間的學生群體,我們也一一電話告知他們要遵守‘六不’原則等。”江泰平說。
除了這些主動撥出的流調電話,江泰平與他的小組成員還承擔著解答市民來電咨詢的任務。
“比如,有的在轄區范圍內的外來人員,看到自己的綠碼變黃碼,會焦急來詢問情況,我們就耐心一一回應;再比如,不同省份對于上海(目前帶星)過去的人群有不同要求,我們也會確認信息后告知市民并安撫他們的情緒。另外,對于轄區范圍內的外籍人士來電咨詢,我們也安排了專人溝通回復。”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1月11日以來,除了流調,街道所承擔的另一大重要工作,就是在聯絡各轄區內居民小區、樓宇的過程中,針對不同情況提供基本保障。
圖為靜安寺街道工作人員對沿街商鋪進行排查。
“尤其是在已封控小區、樓宇中,各種后勤保障供給都需要逐一落實,駐守其中的防疫人員的生活、工作物資也都要一一到位,包括何時何地進行定期、分批核酸檢測等細節情況都要知曉。”江泰平說,“有的封控小區內,一些特殊人員如快遞小哥等無法離開,我們還為他們臨時搭建了帳篷,擺放好了行軍床,提供食物、充電設備等,幫助他們盡快度過監測期。”
“對街道流調工作,希望大家多一些寬容理解。”江泰平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