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否會反噬終端需求?新能源汽車2021年整體估值竟是收縮的?2022年市場又將如何演繹?1月13日,第一財經就上述問題與嘉實基金基金經理熊昱洲進行了探討。
新能源車2021年整體估值其實是收縮的
第一財經:碳酸鋰成交價近期突破30萬元/噸,但相關個股股價表現平穩,現在是上車的好時機嗎?
熊昱洲:首先,市場的反應是合理的。基于現在價格的假設,有的鋰材料上市公司2022年的ROE會大幅增長,但這是一個不可持續的ROE,最終會壓縮到一個均衡狀態,那么針對現在的ROE理論上就不適合給出較高估值。
其次,市場的分化將更加明顯。若公司盈利來自于規模效應、成本管控等一體化能力,且和2017-2019年行業低谷期時的盈利中樞相差不大,這種盈利是可持續的;而通過產品漲價斬獲的極高ROE,2022年的走勢將會有些糾結。
第一財經:由于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已有部分電池廠商、整車廠商進行調價,這是否會反噬終端需求?
熊昱洲:目前,特斯拉已漲價約2萬元,但交貨周期長達12-16周,一季度需求已被排滿。這是因為特斯拉具備智能化的內生驅動力。根據測算,碳酸鋰漲10萬元/噸左右,對應單車成本上漲是3000-5000元,如果車企有較強的規模效應,風險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
第一財經:2022年新能源汽車板塊將是分化行情嗎?有哪些α機會?
熊昱洲:我們認為銷量的高增長還是比較有保障的,但2022年應該會有均值回歸的壓力。
α機會將集中在中游各環節的龍頭,尤其是那些2022年隱含的業績預測和2017-2019年基本相當的環節能看得到比較多的機會,比如銅箔的隱含價格幾乎沒變化,電池和隔膜2021年并沒有漲價,但負極龍頭可能會有一定的下沉。
第一財經:電動汽車未來會有哪些新技術、新方向出現?
熊昱洲:這個行業新技術新方向很多,最終的本質都圍繞在減少能耗、提高續航里程、加快充電速度等。由于涉及到安全問題,任何技術都是慢變量。
第一財經:這些新技術的發展有什么制約因素?
熊昱洲:一是成本;二是技術成熟度、可靠度的驗證是需要時間證明的,落地進度比較慢;三是2022年原材料依舊緊缺。
第一財經:你怎么看待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整體估值?
熊昱洲:市場上很多人覺得漲得多、估值貴,但我覺得正好相反,整個行業是跟著滲透率走的,并沒有抬估值。
2021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達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為14.8%,較2020年的5.8%提升明顯,對應的上市公司業績增速在150%-250%之間,股價漲幅2021年甚至比這個還低,本質上的估值相比于2020年底是收縮的。
自動駕駛下半場的到來仍需時間
第一財經:2021-2022年被認為是自動駕駛規模化落地的元年,你認為接下來相關軟硬件發展重點會是什么?
熊昱洲:軟件變現是一個長期可持續的發展重點,這也是智能化的意義。自動駕駛最重要的是搭建這個平臺,在這個行業大脈絡下會產生一些結論:原材料漲價;硬件容忍度會更高;有ICT思維的企業更受益;先硬件后軟件,下半場的到來仍需時間。
第一財經:從細分領域來看,智能駕駛、智能坐艙等正在加速升級,國產化機遇是否到來?
熊昱洲:目前國內企業競爭力還略差一點,但現在是好的窗口期,更多還是0-1慢慢努力的過程。智能化大浪潮一定會發生,但中國企業是否會板塊性受益還不確定,不像電動化中國企業在各個環節基本都展現了對海外企業的碾壓性優勢。
第一財經:智能化2022年會迎來全面的β行情嗎?
熊昱洲:若是持續性比較久的β,一定要有大批量且具備很強競爭力的公司,再疊加行業的明顯擴容。但智能化我們還是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形成趨勢性行情的概率有一定難度。當前,自動化領域已經出現了一些苗頭,有些企業在全球具備競爭力,但估值并不過分,機會還是有的。
第一財經:電動化、智能化之間是否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熊昱洲:2017-2019年電動化處于低谷的原因是消費者的體驗感較差,而極致的智能體驗能推動電動化浪潮,所以電動和智能一定是相互促進的,只是說國內電動行業受益可能達100%,而智能化受益只有20%-30%,需要逐步完成進口替代,大客戶的驗證則是往上跨越的里程碑。
第一財經:你對2022年的市場展望如何?
熊昱洲:復盤2021年,大家體感差的原因是除了極個別板塊被資金集中關照,有一些估值提升之外,絕大部分板塊的估值是在壓縮的,包括電動車板塊。2022年整體可能會向好,但也可能要分階段看,上半年高增長的方向會比較少,可能集中在電動車和軍工這些方向;下半年經濟會全面恢復,跟經濟周期有一定關系的,并且自身優秀的成長股可能會大批量出現。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