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研究人員近期發表的一篇未經評審的研究論文成為國際媒體的關注焦點。法國馬賽地中海傳染病醫療和教學研究所(IHU Méditerranée Infection)研究人員檢測到了一種新型的新冠變異株B.1.640.2,又命名為“IHU”變異株。
該消息最早由馬賽IHU研究所于12月9日在社交媒體上公布。12月底,研究團隊在medRxiv發表預印版文章,詳細介紹了IHU變異株的情況,該變異株攜帶46個基因突變和37個基因缺失,其中23個基因位于刺突蛋白。
文章顯示,這種新型的新冠病毒變異株最早在法國南部被發現,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一種源自喀麥隆的新型變異株,在刺突蛋白中同時包含N501Y和E484K兩個關鍵基因突變。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發表這篇論文的機構馬賽IHU在新冠暴發之初就參與新冠病毒的研究,而上述論文的作者之一、馬賽IHU研究所所長迪迪埃·拉烏爾(Didier Raoult)教授也因新冠暴發之初倡導使用羥氯喹藥物治療新冠引發巨大爭議。
一位病毒學家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前發現的新冠Beta變異株也同時包含上述兩個基因突變。N501Y突變可能會增加病毒的傳染性,而E484K突變則可能產生免疫逃避。
但從基因突變的數量來看,IHU變異株攜帶了更多的突變,這也引起研究人員的關注。上述病毒學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就目前已知信息還很難判斷這個變異株的特征、影響和危險性,而且決定一個病毒能否流行因素很復雜,但應該繼續加強對該變異株的監測。”
據介紹,法國最新檢測到的這種B.1.640.2變異株為B.1.640變異株的亞系。B.1.640變異株早在去年10月底就在法國被發現。法國公共衛生機構Santé Publique France在12月15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自2021年12月8日以來,B. 1.640已分化為兩個亞系:B.1.640.1和B.1.640.2。B.1.640.2變異株于2021年11月底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地區(PACA)的一個集群中被發現。
自11月22日起,B.1.640變異株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受監測的變異株”(VUM)。VUM意味著該病毒盡管存在突變,但目前仍缺乏病毒學、流行病學或臨床證據支持對公共衛生的影響。
目前感染該變異株的病例仍然很少。在馬賽IHU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稱,已經確定了12例攜帶這種B.1.640.2變異株的患者。他們還表示,僅根據這12個病例不足以推測IHU變異株的病毒學、流行病學或臨床特征。
而在全球范圍內,流行學檢測平臺并沒有對兩個亞系進行區分。根據GISAID流行病學監測平臺的最新數據,全球已發現大約一百個感染新變異株的病例,其中大多數在法國。
盡管一些科學家對法國南部PACA地區新冠病例數最近幾天有所增加表示擔憂,但大多數研究人員認為,該變異株目前的傳播水平非常低,暫時無法與推動法國第五波疫情的德爾塔變異株或者傳染性極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競爭。
法國公共衛生機構正在加強針對新變異株的流行病學監測和體外研究,以評估該變異株的特征及其對公共衛生的影響。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病毒學家湯姆·皮科克(Tom Peacock)博士認為,目前還不必對該變異株太過擔憂。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關于B.1.640.2的基因序列是在11月4日由巴黎研究人員上傳到GISAID網站上的,而奧密克戎基因序列上傳是在3周之后,也就是11月22日,由中國香港研究人員上傳。”
皮科克進一步表示,這說明該變異株已經傳播了相對較長的時間,從它的傳染性來看,顯然沒有占據上風。此外,相比B.1.640.2變異株,B.1.640.1在歐洲的傳播更為廣泛,理應更加引起重視,盡管B.1.640.1基因序列并不包含E484K突變,意味著該變異株不容易逃避免疫。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