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規模超過三萬億美元的時尚產業終于開始接納更多種族、膚色和體形,但還是有很多人穿不上合身的衣服——一些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幸存的人發現,坐上輪椅后,時尚對自己關上了大門。
殘障群體應得的社會關懷和服務長期欠缺:實體店沒有無障礙通道,電商平臺上的服裝選擇有限,那些身材不“標準”的人,仿佛失去了體面的權利。而在為商場、店鋪設計燈光時,有多少品牌考慮過癲癇患者、自閉癥譜系障礙者和視障人士的感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世界上約有15%的人口屬于殘障人士,他們是規模最大的“少數群體”。忽視這一群體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大損失:他們擁有約4900億美元的消費能力。
眼下,已有不少敏銳的商家涉足適應性(adaptive)設計,它們為殘障群體帶去便捷的同時,也帶動了更廣闊的消費市場。今年4月,耐克發布Go FlyEase運動鞋,第一款免提運動鞋誕生了。
根據全球《適應性時裝市場》(Adaptive Clothing Market)調查報告,適應性時裝的市場將在2026年增長到4000億美元,可惜到目前為止,適合殘障人士的高端成衣依舊缺席。
適應性服裝艱難起步
適應性時裝要求以人為本,這需要設計師成為工程師,擁有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以及同理心。
李維斯(Levi’s)是上世紀50年代中期最早為殘障人士設計服裝的品牌之一。設計師海倫·庫克曼(Helen Cookman)設計的一條牛仔褲,采用彈性牛仔布和可以從褲腰或褲腿拉開的長側縫拉鏈,并在褲子的側邊設置了一個特殊的半邊皮帶內扣,用以座位下降時固定牛仔褲。
湯米·希爾費格(Tommy Hilfiger)自2017年起開始推出殘障人士友好系列,增加了包括魔術貼、磁力扣和可調下擺等適應性設計,今年還專門推出了2021年秋季適應性系列。
雖然耐克公司在這方面做出了表率,但考慮到Go FlyEase僅向特定的耐克會員限量發售,導致其市價被越炒越高,真正對這款鞋子最有需求的人群并不能直接擁有它。
殘障群體人才機構C Talent和Zetta Studios的創始人、CEO吉利·卡特-威爾斯(Keely Cat-Wells)認為,也許問題的根源在于,殘疾人很少參與到這些所謂的“為他們設計服裝”的構思中,這些服飾的設計者往往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適應性服裝線再生服裝(Rebirth Garments)的創始人斯凱·古巴賈(Sky Cubacub)也持有類似的觀點,他認為時尚公司有時會在沒有進行測試的情況下就投入生產,這導致服裝功能性欠佳,比如磁力扣的磁極可能會被弄反,或是被放在了錯誤的位置。
社會環境對適應性服飾也“缺乏適應”。比如它們還面臨廣告風險,可能會被社交網站誤認作不良內容而遭到封禁,哪怕有時候僅僅是包含手部托板的圖片,或是畫面中有一位坐輪椅的樸素穆斯林。
追求時尚對于殘障人士來說似乎仍是一種負擔,而像古巴賈這樣熱愛時尚的殘障人士正在努力改善這一現狀。
殘障人士的自適應
今年9月的倫敦時裝周上,法杜馬·法拉(Faduma Farah)第一次為自己坐在輪椅上而感到自豪。
今年早些時候,她與獨立設計師中心牛津時尚工作室(Oxford Fashion Studio)合作的法杜馬獎學金(Faduma’s Fellowship)宣布成立,設計競賽的優勝者將獲得1萬英鎊獎金。從6名入圍者中脫穎而出的哈麗雅特·埃克爾斯通(Harriet Eccleston)在倫敦德文郡廣場展出了自己作品。這是首個在倫敦時裝周上推出的專門為輪椅使用者設計的系列。
法拉一直是時尚的狂熱追隨者,她將自己對色彩斑斕印花的熱愛歸因于家鄉索馬里。2011年的一場腦炎使她昏迷了3個月,醒來后,脖子以下全部癱瘓。通過不斷的康復訓練,她恢復了對脖子、上身和手臂肌肉的控制,但是卻再也不能在喜歡的高街品牌購物了。
她能買到的只有低調的男士T恤和寬松的褲子,因為體型在患病后發生了很大變化,長時間坐輪椅使她的肩膀產生了弧度,為了不讓后背太緊,她只能買大兩三個尺碼,但這樣領口就會過大。于是,她開始了與牛津時尚工作室的會面。
而埃克爾斯通一開始并不認為自己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在從小到大的教育和生活經歷中,從未有人與她討論過這部分接近英國20%的人口能不能穿這些服裝,她也意識到自己從未思考過這一問題。
在與法拉合作5個月之后,埃克爾斯通在倫敦時裝周上推出了一系列色彩斑斕的單品,它們對于輪椅使用者來說非常實用:褲子的后方腰線被提高,襠部的縫隙剪裁寬松,口袋被移到側面,膝蓋上則增加了褶皺;外套上增加了磁力紐扣,而隱藏的接縫使上半身在坐著的情況下移動更輕松。同時她還大量使用天絲,這種植物纖維具有可持續性,耐用、靈活且透氣性佳。
法拉說:“我還想要一些不會太貴的東西,因為我不想生產輪椅使用者買不起的東西,坐輪椅本身就已經很貴了。”
適應性時裝平臺Adaptista的創始人兼CEO瑪麗亞·奧沙利文-阿貝拉特納(Maria O’Sullivan-Abeyratne),以及幫助宜家、梅西百貨和湯米·希爾費格等企業設計適應性產品的克里斯蒂娜·馬倫(Christina Mallon)等人經常選擇穿著三宅一生的Pleats Please,因為這種標志性的刀褶連衣裙和分體式服裝彈性佳又舒適,并且恰好沒有拉鏈或紐扣。她們稱這種設計為“意外的適應性”。
Social Surge品牌的聯合創始人梅雷迪斯·阿利亞·威爾斯(Meredith Aleigha Wells)的觀點與之不謀而合。Social Surge采取通用式設計,最低程度上使用專門設計,希望創造出所有人都能穿的服裝。
因此,這種“意外的適應性”或許正是出于對適應性的無意識靠攏,設計師和大品牌們或許當下還無法做到大手筆地為適應性服飾單獨開設產品線,但只要他們在設計時多考慮一下不同人群的需求,就能有更多的殘障人士穿上他們的衣服,畢竟,“為時尚而受苦”對于很多人來說,并不是一種自發的風格選擇。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