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兩市股票很“熱鬧”。不僅共有2654只股票上漲,78只股票漲停,兩市合計成交12640億元,連續35個交易日突破萬億。
此外,北向資金全天累計凈買入額歷史第四次突破200億元,達到216.56億元,創下5月25日以來新高,距歷史高點不足1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115.91億元,深股通凈買入100.65億元。
記者注意到,在這些“洶涌而至”的資金中,有不少開始流入藍籌股。
數據顯示,近7個交易日,北上資金凈買入貴州茅臺、寧德時代、招商銀行等藍籌股,凈買入金額均超過10億元;而中國平安、匯川技術、中國中免、招商銀行、寧德時代等藍籌股的買入金額也均在5億元以上。
在大宗交易方面,也有多只藍籌股被溢價交易。據第一財經統計,12月1日~9日,共有1288筆大宗交易,大宗交易成交金額占當日收盤價計算折價率共計70筆為溢價成交。中芯國際、交通銀行、分眾傳媒、中國平安、中遠海控、順豐控股、北方稀土等多家藍籌股都在溢價交易之列。
其中,12月9日出現溢價大宗交易的7只個股中,就有交通銀行(溢價9.50%)、中遠海控(溢價8.48%)、中國平安(溢價7.78%)、桐昆股份(溢價0.47%)等多只藍籌股。其中中國平安已經連續兩個交易日大宗交易溢價成交,前一日的成交溢價為9.26%。
再看11月的數據,溢價成交的大宗交易共計217筆,45筆交易溢價率超過10%,12筆交易溢價率超過20%。按行業來看,溢價成交的公司多集中于專用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及醫藥制造業等,其中也不乏藍籌股的身影。對此,機構的態度又是如何?
記者注意到,多家券商四季度開始都提及了藍籌歸來及跨年行情。
比如,中信證券在研報中數次提到配置藍籌,認為在綜合考慮經濟運行,政策重心,盈利分化,資金結構后,2022年無論是在上半年穩增長還是下半年常態化的政策環境下,優質藍籌都值得重點配置,是貫穿全年的投資主線。
中信證券預計,市場在沉寂數月后步入跨年藍籌行情的臨界點,各細分行業龍頭會明顯勝出,行情會從今年以短錢驅動的“滿天星”行情轉向由機構資金驅動的新藍籌行情。
“在政策穩增長和流動性充裕的環境下,相對受高基數影響的周期板塊和高預期約束的成長板塊,優質藍籌的配置性價比更高。” 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師秦培景如是寫道,行業屬性上,建議將重心放在成本端改善確立盈利拐點的中游制造,景氣進入中期修復通道的消費板塊,同時關注業績確定性高,且有邊際改善空間的金融。
華鑫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嚴凱文也建議轉戰低估值藍籌。嚴凱文認為四季度經濟壓力明顯,榮枯線下繼續走弱的PMI,代表預期更為不樂觀。他預計,年底美聯儲Taper方案將如期落地,低利率環境較難在持續,對成長股將形成估值下壓,因此對于年底的配置,低估值藍籌顯然要更占優。
中泰證券分析師唐軍也表示,如果美聯儲加息最終在明年實現,則權益市場將逐步向藍籌切換,大盤價值相比于中小盤成長更加占優。
除了關注到低估值藍籌股的“性價比”外,近期投資者關注跨年行情、春季躁動的開始增多。從統計層面來看,春季行情一般持續時間1~3個月,時間長度和漲幅都存在著不確定性。
國盛證券分析師張峻曉海表示,雖然海外不確定性延續,VIX指數繼續上行,但國內市場動能則繼續走強,漲跌停比率自11月中旬以來一直維持高位,近期再度攀升,逼近年內高點。并且,外資與杠桿資金持續入場,交投情緒持續升溫。
信達證券則認為,支撐這一次跨年行情的動力主要有3個。第一個動力是“估值反彈”,3月份以來,隨著宏觀經濟下行、房地產景氣度下降、消費行業估值和基本面雙殺,部分板塊調整的時間和幅度均較大,存在著估值修復的必要,即便只是技術性修復,也會持續一段時間。
第二個動力是“跨年前后偏樂觀的政策”,由于宏觀經濟的下滑,穩增長的方向越來越確定,目前投資者有分歧的主要是方式和力度,隨著降準的落地,跨年行情將進入穩增長預期主導的第二波上漲。
然而,第二波上漲的力量只能把指數推升到年內高點附近,如果想要進一步大幅突破,需要第三個動力——居民資金回暖。信達證券認為,一旦在1月中下旬觀察到居民資金回暖,則跨年行情將會迎來第三波上漲,最樂觀的情況下可以漲到3月。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