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起購、低風險等級、封閉式產品期限5年,首批養老理財正式揭面。
12月3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官宣,工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和光大理財四家機構首批養老理財產品已完成產品申報,投資者可在中國理財網上查詢到產品相關信息,四只產品將于12月6日(下周一)正式開售。
對比產品信息來看,四款產品介紹頁面均有“養老”標識,期限均為5年,風險等級為二級或三級,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下限一只為5%,其余三只為5.8%。目前,這四款養老理財產品銷售對象為持試點地區當地身份證的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且單一個人投資者購買的全部養老理財產品合計金額不超過300萬元人民幣。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養老理財產品有助于滿足公眾對養老金融產品的巨大需求,推動完善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具有積極意義。下一步應加快完善相關機制安排,進一步擴大試點,不斷創新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
4款產品有何亮點?
2個多月前,養老理財試點拉開序幕。9月15日起,工銀理財在武漢市和成都市,建信理財和招銀理財在深圳市,光大理財在青島市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在業內看來,此次養老理財試點是金融監管部門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之一。銀行理財公司可以從更加貼近投資者的角度設計產品,發揮銀行理財多資產、多策略的優勢,真正地將投資者的生命周期和長期養老需求相匹配,是進行養老金融產品試點的“不二人選”。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首批養老理財產品定位長期、穩健、普惠,四只養老理財產品期限相對較長,封閉式產品期限為5年,面向大眾開放,1元起投、1元遞增,以期惠及更多的投資者。
對比而言,從風險等級來看,工銀理財為三級(中),其余三家則為二級(中低)風險。
從募集期限來看,4家產品均從12月6日正式開售,光大理財產品募集期限最短,結束日期分別為:招銀理財(12月20日)、工銀理財(12月21日)、建信理財(12月15日)、光大理財(12月14日)。
從業績比較基準來看,除工銀理財披露的產品基準下限是5%,另外三只產品基準下限均為5.8%;此外,招銀理財、建信理財推出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上線為8%,工銀理財、光大理財分別為7%、5.8%。
據記者了解,產品封閉期為5年,是為了鼓勵投資者從年輕時就開始進行養老規劃,提前積累,并調動廣大投資者對中長期限的預防性投資需求,通過中長期的策略安排,幫助投資者共同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
光大理財表示,養老理財針對的不僅是老年人客群,養老規劃越早越好,投資者可靠養老理財產品獲得穩健的長期可持續投資收益,保障退休后生活的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考慮到養老理財產品封閉期較長,部分理財子公司還在流動性上采取了特殊安排。比如,此次招銀理財發售的產品為5年封閉運作,為了滿足投資者日常養老資金需求,一方面增設分紅安排,產品成立滿半年后可按季度分紅;另一方面,針對投資者罹患重疾等特殊情形,設置了提前贖回安排。
董希淼建議,下一步,還應針對養老理財產品特點,健全未到期理財產品轉讓機制,建立理財產品轉讓市場,通過市場化轉讓等方式,滿足部分投資者流動性管理需求。
安全性如何保障?
按照《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試點理財公司應當結合試點地區情況,穩妥有序開展試點,健全養老理財產品風險管理機制,實施非母行第三方獨立托管,引導形成長期穩定資金,探索跨周期投資模式,積極投向符合國家戰略和產業政策的領域,更好支持經濟社會長期投融資需求。
除了突出養老理財長期性的特點,首批產品均搭建了更為健全的風險保障機制。
比如,建信理財“安享”系列產品建立了風險準備金、平滑基金、減值準備“三合一”的保障機制,按照產品管理費收入的20%比例計提風險準備金并進行單獨管理,將超額收益部分按照一定比例納入平滑基金,專項用于合理平滑養老理財產品收益,充分計提減值準備和風險資本,多重風控保障,力求更穩健的投資收益。
銀行理財登記中心稱,養老理財產品設計以安全策略為主,產品主要投向為固定收益類資產,并引入了目標日期策略、平滑基金、風險準備金、減值準備等方式,進一步增強產品風險抵御能力。同時,養老理財產品采用非母行第三方獨立托管、凈值化定期信息披露、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統一信息登記等方式,更好地發揮多方機構的監督職能、充分透明披露產品風險和收益情況,為投資者提供相對穩健的投資選擇。
與其他理財相比有何不同?
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項全球需要面對的課題,極具挑戰。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養老服務供給與需求矛盾較為突出,亟需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在基本養老保險及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之外,大力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實際上,在首批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前,部分銀行和理財子公司曾推出過養老理財產品,但絕大多數并不具備真正養老功能。
“一些金融機構嘗試推出一些冠以‘養老’字樣的金融產品,主要是一些短期的理財產品和投資工具,并不符合養老理財穩健、長期等要求。”董希淼稱。
董希淼認為,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推動理財公司“良幣驅逐劣幣”,有助于緩解目前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第一支柱獨木難支、第二支柱覆蓋不足等問題;同時,增加養老金融產品多元、靈活的供給;并引導投資者形成健康可持續的養老理財理念,根據自身實際將手中的長期資金轉化為養老金融產品。
光大理財認為,本次的養老理財試點是在資管新規框架下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一次嘗試,打破“剛性兌付”、推進凈值化轉型仍是開展試點的題中之義。
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理財子公司參與養老金投資具有先天優勢。
在董希淼看來,首先,理財子公司母銀行服務廣大的個人客群,能夠極大拓寬養老產品的覆蓋面;其次,銀行及理財子公司團隊具備宏觀經濟研判與大類資產配置能力,以及在債券和非標投資上的長期經驗和風控能力,甄選與整合各方機構資源的能力,將為養老產品帶來長期穩健的收益。
他建議,下一步,金融監管部門應及時總結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經驗,適時推廣到更多的地區和理財公司,充分發揮養老理財產品在滿足公眾養老需求、健全第三支持養老保險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我國是一個儲蓄大國,儲蓄率較高,下一步還可以開展養老儲蓄試點,契合公眾儲蓄習慣創新產品和服務,進一步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與養老理財產品等形成補充。”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