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信用債發行持續回暖,矯正房地產融資過緊的政策效果正在顯現。
近日中指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11月房地產信用債發行規模達到371.4億元,相比10月的130.01億元大幅增長186%。信用債平均利率環比下降0.28個百分點至3.80%。第一財經記者查詢Wind數據亦發現,11月房地產行業信用債發行36只,發行金額382.20億元,較10月的23只、186.82億元有明顯提升。
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房企海外債融資環境還未好轉,地產銷售進一步下滑,開發商拿地熱情依然不高。有機構認為,需要剛需按揭加速變化。此前第一財經記者通過銀行、中介等渠道了解到,10月以來多個一二線城市個人房貸放款排隊時間縮短,其中北京地區二手房出現初步回暖信號。但對于新房市場,機構短期內多持謹慎態度。
百強房企11月銷售持續惡化,剛需按揭加速預期升溫
中指研究院報告顯示,11月房企TOP100銷售額同比平均下降28.3%,較10月(24.9%)降幅進一步擴大。縱觀1~11月目標完成情況,32家代表性家房地產企業銷售目標完成率均值為83%,對比前兩年超過90%的完成率明顯壓力更大。
克而瑞發布的房企銷售單月排行榜也顯示,11月百強房企實現操盤銷售金額7507.8億元,環比下滑3.4%,相比去年同期更是大幅下降37.6%。其中,超過八成企業同比減少,同比降幅超過30%的占比半數以上。這已經是百強房企單月操盤銷售金額連續第5個月同比負增長,且跌幅逐月擴大。
在需求端,多數機構認為購房者信心尚未恢復,部分房企則在中指研究院策略會上明確表示,當前行業困境主要在銷售端,尤其在數家房企暴露流動性危機之后,房企倚重老業主的現象嚴重。中信證券最新觀點指出,當前購房者有房價下降和房屋爛尾雙重擔憂,部分企業的信用暴露則進一步加強相關項目的去化壓力。
中信證券同時指出,二手房需求流向一手的空間已經幾乎沒有,二手銷售下降反過來影響置換需求。多城下發二手房參考價新政,更加劇了這一現象。以北京為例,今年4月以來北京地區二手房成交量不斷滑坡,在10月跌破萬套。
興業證券指出,要改變現狀,需要剛需按揭加速變化。自9月底以來,監管方面頻繁就房地產行業釋放積極信號,銀行開發貸與按揭貸款數據均在10月出現明顯改善。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10月以來包括深圳、佛山、蘇州、廣州、上海等在內的多個一二線城市個人房貸均有不同程度放松,北京部分銀行也表示將在明年1月集中發放一批貸款。不少銀行業人士表示,房地產信貸改善政策正在加速落實,多家機構已在執行和落地,但貸款放松傳遞到市場端仍需過程,且不同區域、不同客戶存在差異,“三道紅線”下放松空間有限。
不過從最新數據來看,在經歷一輪量價齊跌之后,已有城市二手房銷量在房貸邊際放松后率先回暖。第一財經記者此前了解到,有大型中介在京單個周末銷量已經回升到1000套以上。近日有機構數據也顯示,11月北京二手房住宅成交量環比漲了15%。中信證券預測,從今年11月到明年春天,按揭貸款投放強度會持續增加,推動房屋銷售在2022年春季回暖。
房企融資環境回暖,信用債、海外債分化加劇
房企融資環境邊際回暖,但仍有兩大分化趨勢。
首先是國資大型房企與民營中小房企的分化。從銀行間市場債券注冊發行情況來看,發債主體仍以城投公司與央企國企為主,一方面銀行間市場發債門檻較高,另一方面銀行作為認購主體較為謹慎,更青睞避險能力更強的國企、央企。不過中信證券認為,過去大中型地產公司依靠信用債規模擴大,構筑了相對本地小公司在資金層面的巨大優勢,但這種優勢在今年四季度后或將成為負擔。尤其隨著土地市場更加本地化和非標化,預計頭部房企銷售額市占率會逐年下降。
其次是信用債規模、利率雙雙改善的同時,房企海外債融資環境仍未改善。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11月房企海外債發行規模為10.1億元,不僅環比10月有所下降,也創下年內新低,融資成本環比上升3.01個百分點,創下年內新高。對此中指研究院分析稱,一方面是因為發行主體信用評級較低,另一方面是10月出現違約后海外投資者對房企海外債偏好減弱,只能通過提高利率來獲得融資。
9月以來,因為個別地產主體出現違約風險,中資美元債市場經歷大幅波動。在銷售增速放緩、利潤空間收窄、再融資環境承壓等行業大背景下,境外三大評級公司頻繁對中資地產發行人采取負面評級行動。中金公司分析,評級調整原因主要包括四類:一是融資渠道不暢、銷售疲軟利潤率承壓等;二是短期債務到期壓力大,但出售資產補充流動性的進展緩慢;三是管治水平狀況較弱;四是償債方案不確定、不良債務置換等反映流動性急劇惡化的跡象。
去化壓力疊加流動性緊張,房企拿地意愿持續下降。今年1~11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為23461億元,同比下降17.7%,降幅較1~10月(13.1%)進一步擴大。其中,11月房企拿地總額創下今年新低,同比、環比分別大降91.4%、72.3%。中指研究院同時指出,房企拿地強度也明顯下降,1~11月50家代表企業拿地銷售比均值為25.1%,同比下降9.1個百分點。不過受集中供地城市影響,一、三四線城市拿地面積占比上升。
多重壓力下,房企也在加速“自救”。包括轉讓旗下資產;繼續進行回購票據,并尋求債務展期來避免海外債違約等。多家房企紛紛宣布回購美元票據,有的房企美元債展期獲通過,繼續尋找戰略投資者。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