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個月,全球供應鏈不斷吃緊,讓作為德國外貿和經濟支柱的汽車業備受煎熬。
德國聯邦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該國汽車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7.2%,至231億歐元,創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新低。
其中,燃油車出口總值大幅下滑,但電動車出口總值仍保持高位。
88%德國車企抱怨供應瓶頸問題
德國聯邦統計局表示,該國汽車出口總值下降,主要問題在于供給側。芯片缺乏及其他交付瓶頸的問題仍困擾著汽車業的產能。
德國Ifo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74.4%接受調查的企業抱怨原材料和中間材料采購存在瓶頸,環比增加了4個百分點。88%接受調查的汽車企業也表達了這一觀點。該項調查負責人沃爾拉貝 (Klaus Wohlrabe)表示,供應鏈壓力沒有像預期一樣減輕。
通證券科技行業資深分析師李軒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斷復燃,這是導致德國汽車企業芯片短缺和供給瓶頸的主要原因。
“德國車企目前主要銷售的還是燃油車,其主要供應鏈仍以燃油發動機及汽車零部件為主,且涉及到芯片的產能供給并不都在國內。幾個月前,東南亞疫情再起,導致芯片供應吃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歐洲疫情復燃,更加劇了該地區汽車產業鏈的供應瓶頸。”他表示。
近日,雖然中斷數月的東南亞供應鏈逐步恢復,但英特爾、三星等半導體公司表示,其在東南亞的工廠最快于11月底全面復工。受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等因素影響,捷克、荷蘭等歐洲國家進一步加碼了抗疫舉措。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般情況下,德國的汽車企業不直接購買芯片,由Tier的系統供應商購買芯片組裝成系統之后交付給汽車廠商。這背后的原因在于,車企自研芯片資金投入較高,且德國的勞動力成本缺乏優勢。此外,雖然歐盟表示將支持芯片產業發展,但由于這一產業的投產周期相對較長,政策扶持不會立馬見效。
同時,亦有德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認為,由于德國汽車企業的電氣化轉型仍相對較慢,實際上全球消費者對于德國汽車的需求有一定程度減少。
德國汽車零部件公司Mann+Hummel是寶馬等德國汽車企業的零部件供應商。該公司表示,其去年銷售額同比下降了約 9%,并已關閉了多個生產廠房。“如果電動車的電池將進一步取代燃油車的內燃機,我們將進一步失去銷量和市場份額。”該公司稱。
如何攻克供應難題?
汽車業是德國的支柱產業。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汽車業貢獻了該國約5%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和4%的就業。以汽車業為代表的制造業占該國出口總值的近75%。
Gartner預測,全球芯片短缺的情況將繼續持續,預期要到2022年第二季度才會恢復至正常的供應水平。
李軒認為,只有明年汽車芯片供應緩解后,德國車企的交付難題才得到解決。但從長期來看,芯片及供應鏈問題將有可能成為德國汽車業“卡脖子”的問題。
對于如何解決供應瓶頸,及由此引發的出口下降的問題,一些德國車企給出的最新答案是:直接與芯片供應商接觸,以縮短供應鏈。
戴姆勒采購經理朔伊弗(Markus Schäfer)表示,該公司已與亞洲芯片制造商建立了直接溝通渠道。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迪斯(Herbert Diess)也稱,該公司與亞洲芯片制造商達成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有外媒引分析師觀點稱,傳統汽車企業可以效仿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做法。特斯拉解決芯片短缺的做法是:該公司在三個月內對軟件進行了重新編程,以便可以使汽車使用其他不太稀缺的芯片,從而使該公司更好地度過芯片產能危機。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