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臺的一系列能源保供、穩定市場價格、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成效顯現,11月制造業PMI時隔2個月重回景氣區間。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30日發布的2021年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比上月上升了0.9個百分點。生產端較快恢復,需求端仍相對偏弱,經濟恢復質量有待加強。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表示,11月份PMI指數出現明顯回升,且重回榮枯線以上,表明中國經濟開始回歸全面恢復態勢。在供給端困難緩解的同時,當前需要著力抓好擴大內需相關工作,特別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對企業投資、對就業和居民消費的帶動作用,盡快化解需求制約形成的下行壓力。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第一財經表示,從五大分項看,生產指數大幅上行,是11月制造業PMI重返榮枯線之上的主因。國家采取強有力的調控措施,動力煤期貨價格快速下跌,這在較大程度上助力生產恢復。
保供穩價政策發力帶動能源和基礎原材料價格增速明顯回落,企業原材料成本壓力有所放緩。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52.9%,較上月下降19.2個百分點,降幅較大,創今年以來最低水平。
價格下降帶來的企業獲得感較強,調查顯示11月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業比重較上月下降7.3個百分點至63.2%。原材料價格增速回落勢頭也向下游傳導,出廠價格指數為48.9%,較上月下降12.2個百分點,顯示產品銷售價格也有所下降。
保供穩價政策不僅推動原料價格增速放緩,也保障了制造業原材料的穩定暢通供給,從而促進企業生產活動較快上升。11月份生產指數為52%,較上月上升3.6個百分點,升幅較為明顯,連續2個月運行在50%以下后回歸擴張區間。
相對于生產端的較快恢復,需求端仍相對偏弱,未與生產端同步,經濟恢復質量有待加強。11月份,新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至49.4%,雖然有所回升,仍位于50%以下,指數水平和回升幅度都明顯低于生產指數。
中國物流中心分析師文韜表示,新出口訂單較上月上升1.9個百分點至48.5%,產成品庫存指數較上月上升1.6個百分點至47.9%,表明11月國外需求改善是市場需求整體穩定回升的重要動力,但國內需求釋放不足,企業產成品庫存有所增加。
張立群表示,需求類指數雖均有回升,但仍處榮枯線以下。反映需求不足為最突出困難的企業,仍占調查企業的三分之一以上,表明需求不足的問題仍然突出,經濟下行壓力仍很明顯。
分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PMI為50.2%,保持在臨界點以上,與上月基本持平。中型企業PMI為51.2%,結束連續兩個月的收縮走勢,升至臨界點以上,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位于擴張區間,反映近期中型企業產需回升。小型企業PMI為48.5%,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小型企業景氣度有所改善。
隨著扶持政策組合拳效果顯現,中小企業經營形勢向好。文韜表示,得益于政府針對制造業中小企業推出的扶持政策組合拳,包括稅費緩繳、金融扶持、清理拖欠應收賬款等政策,11月份,中小企業經營形勢向好,中小企業的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較上月有明顯回升。下一步將結合指數的連續變化,持續觀察政策組合效果的持續性和程度。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