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一財經從多個渠道的了解,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將于12月1日開放日常申購、贖回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今年9月7日,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獲批成立,這也是第一家獨資外資公募基金發行的的首只公募產品。
據記者了解,該基金9月初開始建倉,截至上周五(11月19日)收盤,回報0.33%,同期滬深300為-2.06%,業績比較基準為-1.73%。
螞蟻財富數據顯示,該基金近1個月的業績在同類中排名2648位(總體樣本為3968位)。據了解,該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7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稅后)×25%+經人民幣匯率調整的恒生指數收益率×5%。
9月3日,該基金在3日內募集資金67億元,提前結束募集,該公募基金為偏股型混合基金,于8月30日起公開發售。
如今,這家外資巨頭如何看待未來A股的走勢?貝萊德中國新視野基金經理唐華對記者表示,對于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的市場持樂觀態度。“整體的市場格局是基本面有下行壓力,但流動性向上的支持較充分,而且后續國家政策支持經濟的空間是比較大的。”他認為,權益類資產從中長期來說仍存在不少結構性機會,因此在這個時間點配置股票類的產品是較好的選擇。部分重視選股能力、行業配置比較均衡的基金產品,可望更有效地抵御市場的變化,持續、穩定地獲得超額收益。
就具體行業而言, 唐華表示,接下來會關注新冠“流感化”可能帶來的一些變化,比如旅游和服務業這兩個受到疫情創傷最大的行業可能面臨真正的復蘇,而且可能迎接一波報復性的消費反彈;新冠“流感化”的預期會給之前股價受益于新冠的醫藥公司股價帶來一定壓力,“將會關注這個板塊個股被錯殺的機會。”他稱。
除了疫情相關帶來的變化,唐華還提及,堅信新能源和新能源車是長期確定性較高的方向,“對此賽道上有自主可控技術、有進一步進口替代空間的行業和公司會特別感興趣。另外,短期我們認為之前受損于關稅提升的出口板塊可能迎來利好。”
盡管基本面存在下行壓力,但近期多數外資對中國股市持看多態度。除了貝萊德,國際投行高盛日前發布報告稱,將中國離岸股市從標配(equal weight,7月降至標配)再度提升為超配(overweight),并且對A股維持超配的判斷,預計2022年離岸中國股市和A股將會有16%和13%的回報。盡管盈利增速可能放緩,但該機構認為支撐股價的“另一條腿”——估值擴張將起到關鍵作用。同時,相對于全球主要股市,中國市場的估值極具吸引力,較全球股市的折價程度高達30%~40%。高盛預計明年將有750億美元北向資金流入A股。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m.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